第41章教育的春天 (1 / 3)
一中的速度很快。
接到录取通知书后的一个小时,一张由周朝奋亲笔书写的大红喜报,再次贴在了大门口,与之前那张汇报成绩的喜报并肩而立。
热烈庆祝我校师生李登峰、关国庆考取燕京大学经济系,青华大学建筑系。特别祝贺李登峰同志荣获东海省文科考试第一名。
周朝奋不听别人劝阻,亲自踩着梯子将这张大红喜报牢牢地贴在墙上。
这还不算完,老头站在喜报前,久久不愿离开,他抬头看着两张并列的喜报,自言自语道:“教育的春天终于来了,我们的好日子也到了。”
******
革安革维会。
苏万成正在召开班子会议,研究讨论的就是有工作的考上了大学的考生工资发放问题。
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们认为既然你已经考上大学了,再由原单位支付给你工资,对那些还在工作的职工来说不公平,也有人提出,不管你考没考上大学,你都是原单位的人,大学毕业后必须回原单位上班,不然会造成人心浮动,不利于革命生产。
“如果这些大学生毕业之后,另攀高枝,那么其他人势必会效仿,到时候人人都去参加高考,革命工作谁来干,所以我说就应该制定一项政策,这些大学生毕业后必须回原单位。”
苏万成笑了,“同志们的心情我能理解,担忧也是很正常的,但是这种说法完全没道理嘛,我打个比方,比如说某工厂的工人考上了医学院,你让他毕业之后不当医生再回工厂,这不是浪费人才嘛,那高考的意义何在?同志们,我建议大家把眼光放长远一点,要用全局的视野来考虑问题,有人考上大学离开了这个单位,但是同样也会有大学毕业生进入到这个单位,这一进一出也不吃亏吗?”
就在大家热烈讨论的时候,田敏章飞快的从外面走了进来,凑到苏万成耳边,“主任,好消息,刚从省招考办那里得到消息。这次高考咱们革安一共有四个人考取了燕京和青华大学,特别是一中的李登峰同志,以三百九十一分的好成绩考取了东海省文科第一名。”
苏万成一听喜上眉梢,用力的一拍桌子,“同志们,听到没有,这说明咱们革安的教育工作没有落下,有四名同志考上了燕京和青华。”
众位常委开始鼓掌。革安的教育出了好成绩,他们也脸上有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接到录取通知书后的一个小时,一张由周朝奋亲笔书写的大红喜报,再次贴在了大门口,与之前那张汇报成绩的喜报并肩而立。
热烈庆祝我校师生李登峰、关国庆考取燕京大学经济系,青华大学建筑系。特别祝贺李登峰同志荣获东海省文科考试第一名。
周朝奋不听别人劝阻,亲自踩着梯子将这张大红喜报牢牢地贴在墙上。
这还不算完,老头站在喜报前,久久不愿离开,他抬头看着两张并列的喜报,自言自语道:“教育的春天终于来了,我们的好日子也到了。”
******
革安革维会。
苏万成正在召开班子会议,研究讨论的就是有工作的考上了大学的考生工资发放问题。
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们认为既然你已经考上大学了,再由原单位支付给你工资,对那些还在工作的职工来说不公平,也有人提出,不管你考没考上大学,你都是原单位的人,大学毕业后必须回原单位上班,不然会造成人心浮动,不利于革命生产。
“如果这些大学生毕业之后,另攀高枝,那么其他人势必会效仿,到时候人人都去参加高考,革命工作谁来干,所以我说就应该制定一项政策,这些大学生毕业后必须回原单位。”
苏万成笑了,“同志们的心情我能理解,担忧也是很正常的,但是这种说法完全没道理嘛,我打个比方,比如说某工厂的工人考上了医学院,你让他毕业之后不当医生再回工厂,这不是浪费人才嘛,那高考的意义何在?同志们,我建议大家把眼光放长远一点,要用全局的视野来考虑问题,有人考上大学离开了这个单位,但是同样也会有大学毕业生进入到这个单位,这一进一出也不吃亏吗?”
就在大家热烈讨论的时候,田敏章飞快的从外面走了进来,凑到苏万成耳边,“主任,好消息,刚从省招考办那里得到消息。这次高考咱们革安一共有四个人考取了燕京和青华大学,特别是一中的李登峰同志,以三百九十一分的好成绩考取了东海省文科第一名。”
苏万成一听喜上眉梢,用力的一拍桌子,“同志们,听到没有,这说明咱们革安的教育工作没有落下,有四名同志考上了燕京和青华。”
众位常委开始鼓掌。革安的教育出了好成绩,他们也脸上有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