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报到一 (1 / 4)

        李登峰一边喝着酒,一边观察这二十多人。

        这二十多个考上燕京地区的大学生,基本上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知青和已经参加工作的人,这些人年龄普遍偏大,社会经验丰富,遇到社交场合不怯场,喝酒的这十多个人基本上都是,就好比贺红梅,穆玄志这种。

        另一种是应往届毕业生,才出高中校门,年纪轻,社会经验比较少,大多比较腼腆,就好比关国庆这种。

        不过不管是哪一种,都已经存进了李登峰的人才储备库中。

        这一顿火车上的聚餐足足进行了两个多小时。

        李登峰就利用这两个多小时时间里基本上把这些人的性格摸了个大概。

        有些人豪爽大气,不斤斤计较,像贺红梅、穆玄志都把自己从家里带来的吃食拿了出来,这种人就值得深交。但也有些人抠抠搜搜,拿的少吃的多,就想占别人的便宜,就好比考上燕京航天学院的王国栋,这种人只需要维持表面关系即可。

        吃饱喝足,李登峰往下铺一躺,转眼间便进入梦乡。一觉醒来,天已经亮了。

        关国庆这个小男生怯生生的坐在床边,见李登峰醒了,长出一口气,“小李老师,你总算醒了,马上就要到燕京了,你赶紧去洗漱吧!”

        李登峰从行李袋中翻出自己的牙缸去车厢连接处洗漱,可是排队的人太多,气的他直接返身回来,“算了,等排到我车都到站了,等到学校再洗吧!”

        绿皮火车又是一声长笛,车速降缓。冒着白烟的火车缓缓驶进晚冬的车站,这场景,就像一幅画。

        也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燕京到了。”所有人的人都挤到了车窗边,好奇的向外观看。

        李登峰就坐在窗边,位置绝佳。他凝神向外望去。

        前世,他第一次来燕京是1985年,新婚后和妻子度蜜月。那时候已经是改革开放初期,那个年代的燕京给他的最大感受就是传统。再后来,他来过无数次燕京,90年代,新世纪后,他甚至在这里拥有过一栋豪华别墅,每个时期的燕京都能给他不同感受,他亲身见证了这个古老的城市一点点蜕变,从传统到现代,从封闭到开放。

        此刻的燕京正处于晨光微熹中,远处的建筑物都蒙在一层灰色的纱中,朦胧中透着破败。

        “这就是首都啊!祖国的心脏!我到燕京了。”有人感动的哭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