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回家 (1 / 5)
梨花县不大,县城一共只有一家供销社,位于主街道的中心位置。
郑昊迈进供销社大门时,迎面便看见几位售货员正忙碌着接待一群妇女。
这些妇女头上都裹着素色头巾,风吹日晒的面庞粗糙黝黑,身上的衣服布满补丁。
最引人注目的是,她们每人臂弯里都挎着一只竹篮,里面装有十多个鸡蛋。
农村,家家户户养上几只鸡,攒下鸡蛋拿去卖掉,几乎是当时政策允许范围内为数不多、被默许甚至鼓励的"小买卖"。
农民们形象又贴切地把自家的母鸡称作"鸡屁股银行"。
拿换来的钱购买油盐酱醋,那一枚枚鸡蛋里,盛着的是一家人的基本生计。
郑昊一身工人打扮很快引起了一位售货员的注意,这个年代的工人还是令人尊敬的职业。
"给我来..."话还未说完,郑昊的眉头突然紧缩,接着掏了掏兜,只掏出来五块钱。
"前世的自己就这么傻么,厂里发的米票肉票居然都给她了?"
这个年代的物品不是有钱就能买,还需搭配各种票据。
最后郑昊只能买不用票的麦乳精、地瓜烧和肥皂。
从县城到西尧村还有十五里路,郑昊将东西放进帆布包,踩着熟悉又陌生的土路一步步往家走。
西尧村的黄昏静谧而温馨,炊烟袅袅升起,家家户户都传来了晚饭的香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郑昊迈进供销社大门时,迎面便看见几位售货员正忙碌着接待一群妇女。
这些妇女头上都裹着素色头巾,风吹日晒的面庞粗糙黝黑,身上的衣服布满补丁。
最引人注目的是,她们每人臂弯里都挎着一只竹篮,里面装有十多个鸡蛋。
农村,家家户户养上几只鸡,攒下鸡蛋拿去卖掉,几乎是当时政策允许范围内为数不多、被默许甚至鼓励的"小买卖"。
农民们形象又贴切地把自家的母鸡称作"鸡屁股银行"。
拿换来的钱购买油盐酱醋,那一枚枚鸡蛋里,盛着的是一家人的基本生计。
郑昊一身工人打扮很快引起了一位售货员的注意,这个年代的工人还是令人尊敬的职业。
"给我来..."话还未说完,郑昊的眉头突然紧缩,接着掏了掏兜,只掏出来五块钱。
"前世的自己就这么傻么,厂里发的米票肉票居然都给她了?"
这个年代的物品不是有钱就能买,还需搭配各种票据。
最后郑昊只能买不用票的麦乳精、地瓜烧和肥皂。
从县城到西尧村还有十五里路,郑昊将东西放进帆布包,踩着熟悉又陌生的土路一步步往家走。
西尧村的黄昏静谧而温馨,炊烟袅袅升起,家家户户都传来了晚饭的香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