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特种兵小说 > 特种兵小说 > 七零年代:拒娶厂花后我成大国工匠 > 第一百四十二章 针锋相对 (1 / 3)

第一百四十二章 针锋相对 (1 / 3)

        郑昊走到了会议室前方的小黑板旁,拿起一支粉笔。他没有急着去讲那份厚厚的报告,而是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简单的方框。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在讨论如何‘制造’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我们要制造什么。”他转过身,目光清澈而坦诚,“这就是我们设计的CPU,代号华芯一号。”

        他没有说任何豪言壮语,只是用最平实的话语,开始阐述他的设计理念。

        “目前,国际主流的CPU设计思路,是复杂指令集,也就是CISC。它的特点是,用一条复杂的硬件指令,去完成一个复杂的软件功能。这样做的好处是,编程相对简单。但缺点是,硬件设计极其复杂,译码困难,执行效率在某些情况下并不高,而且,非常非常难以实现。”

        他话锋一转,在方框旁边,画了几个更小的、连接在一起的方块。

        “我们的华芯一号,反其道而行之。我们大胆地舍弃了绝大部分复杂指令,只保留了最核心、最基础的几十条指令,比如加载、存储、加法等等。我们将这种思路,称为精简指令集。”

        “精简指令集?”一个来自沪上某计算机研究所的老专家皱起了眉头,提出了质疑:“小郑同志,这不就是开倒车吗?指令越少,意味着要实现一个功能,需要写的软件代码就越多、越复杂,这对我们的软件开发人员,是巨大的负担啊!我们的软件水平,本来就落后于人!”

        这个问题非常尖锐,立刻引起了在场不少专家的共鸣。

        郑昊似乎早有预料,他微笑着点了点头:“这位专家提得非常好。是的,表面上看,这确实给软件增加了负担。但是,请大家想一个问题,我们造计算机,是为了让程序员轻松,还是为了让机器本身运行得更快、更高效、更容易被我们制造出来?”

        他没有等大家回答,便继续说道:“精简指令集,带来的好处是颠覆性的。第一,硬件设计难度几何级下降!因为指令简单,译码电路就简单,逻辑门数量就少,布线就容易。第二,执行效率极高!每一条指令都可以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完成,大大提升了CPU的运算速度。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它给了我们一个可以实现的入口!”

        他用粉笔重重地点了点那个由小方块组成的结构:“我们可以通过软件的组合,搭建出任何复杂的功能!是的,这会累着我们的第一代程序员,但它能让我们的硬件,从零,走到一!这就像我们打算盖一座九层高塔,我们可以选择一开始就去设计那华丽的顶层,然后发现连地基都打不了;也可以选择先夯实地基,搭好第一层的框架。我们选择后者!”

        他的比喻通俗易懂,将在场许多并非专攻CPU设计的专家都说得连连点头。那种化繁为简、以退为进的哲学思想,深深地契合了他们那一代人解决问题的智慧。

        “纸上谈兵!”王成栋冷哼一声,再次发难,“说得天花乱坠!就算你的设计思路有那么点道理,我们回到最根本的问题——制造!没有光刻机,一切都是零!你们的五年规划里,第一步是造一台‘接触式光刻掩模对准器’。我请问,你们凭什么造?精度如何达到要求,你们拿什么保证?光源的均匀性怎么解决?工件台的精密移动谁来做?这些都不是靠嘴皮子能解决的!”

        王成栋的问题,如同一排重炮,轰向了郑昊方案的核心。会场的气氛再次紧张起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郑昊身上。设计得再好,造不出来,就是一张废纸。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