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特种兵小说 > 特种兵小说 > 七零年代:拒娶厂花后我成大国工匠 > 第一百四十章 光刻机 (2 / 2)

第一百四十章 光刻机 (2 / 2)

        接下来的一个月,整个实验室进入了一种近乎疯狂的工作状态。灯光彻夜不熄,每个人都像上了发条的钟表,精确而高效地运转着。

        “架构设计组”这边,郑昊和周煜他们几乎是吃住在了工厂旁边。郑昊凭借着脑中远超这个时代的知识,提出了一个极其精简而高效的指令集架构,也就是RISC(精简指令集计算机)的雏形。他将所有复杂指令,都分解为最基本的“加载”、“存储”、“运算”、“跳转”等几个核心指令。

        这个想法在初期遭到了周煜的质疑,他认为这样会大大增加软件编程的复杂性。但在郑昊的指导下,当他们尝试用这些简单的“微指令”,在模拟器上组合出复杂的运算功能,并发现其运行效率和逻辑清晰度,远超之前的设计时,周煜彻底被折服了。他们废寝忘食地进行着设计、模拟、验证、修改的循环,一张张写满逻辑门的电路草图,堆满了整个桌面。

        而在另一边,工艺规划组也同样忙得热火朝天。孙宇和钱浩带着人,几乎跑遍了京城的各大图书馆和资料室,查阅了所有能找到的关于半导体工艺的俄文、德文和英文资料。很多资料,他们看不懂,就立刻拿来找郑昊。郑昊常常是这边刚调试完一段逻辑代码,那边就要拿起字典,帮他们翻译和解读关键的工艺参数。

        刘天柱则发挥了他交际广、路子野的特长。他真的组织了一个全国设备零件摸底小分队,通过各种战友、老乡关系,去联系那些可能拥有那些宝贝的工厂和研究所。

        “报告!长春光机所,说他们五十年代学苏联,搞过一套实验性的掩模对准装置,后来项目下马,就封存在仓库里了!”

        “报告!上海一家化工厂,能小批量生产一种高纯度的三氯氢硅,可以用来拉制单晶硅!”

        “报告!沈阳一家仪表厂,有制造高精度温控器的能力,可以用来改造我们的扩散炉!”

        一个个零散的消息,像涓涓细流,从全国各地汇集而来。孙宇他们将这些宝贵的信息,一点点地拼凑起来,那份原本还很空洞的“制造方案”,开始变得有血有肉,越来越具体,越来越有说服力。

        一个月的时间,在紧张的忙碌中飞逝而过。

        香山会议召开的前一天晚上,两份沉甸甸的报告,终于摆在了李伟业总工的桌上。

        一份,是《HWC-1型8位微处理器架构设计与逻辑实现方案》。

        另一份,是《关于自主研发集成电路制造工艺与设备的五年规划草案》。

        李伟业和林教授一页一页地仔细翻看着。他们越看,手抖得越厉害,眼神也越来越亮。这两份报告,逻辑之严密,数据之详实,规划之长远,远超他们的想象。

        “有了这两份东西,”李伟业总工放下报告,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明天的香山论剑,我们有剑了!而且是两把削铁如泥的宝剑!”

        郑昊站在窗前,看着远方香山朦胧的轮廓。他知道,明天将是一场硬仗。他们的对手,不仅仅是王副司长和引进派的质疑,更是这个时代普遍存在的、对自主研发的不自信和畏难情绪。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新笔趣阁;https://www.xinbiquge.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