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立项 (1 / 3)
当天下午,李明华从青岛赶来了。这是一个30多岁的技术员,中等身材,戴着眼镜,看起来很斯文。
"李师傅,欢迎来西尧重工。"郑昊热情地接待了他。
"郑厂长,久仰大名。"李明华很客气,"听说您想搞电视机项目,我很感兴趣。"
"请详细介绍一下您的工作经验。"
"我是技校毕业的,学的是电子技术专业。毕业后就在青岛电视机厂工作,主要负责电路设计和产品调试。"李明华说,"三年来参与了两个型号的电视机开发,对整个生产流程都很熟悉。"
"电视机的技术难点在哪里?"郑昊问了关键问题。
"主要是三个方面。"李明华很专业地回答,"第一是显像管技术,这个需要专门的厂家生产,我们只能采购。第二是电路设计,要保证信号清晰稳定。第三是整机调试,每台电视机都要单独调试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我们如果要生产电视机,需要什么条件?"
"场地、设备、人员、资金,四个缺一不可。"李明华说,"场地要求不高,1000平米就够了。设备主要是组装线和检测设备,大概需要40万投资。人员需要10-15个,包括技术员、组装工、调试员。资金方面,加上流动资金,总投资大概80万。"
"产能能达到多少?"
"按一班制计算,月产能200台左右。如果两班制,可以达到400台。"李明华算了算,"关键是要保证质量,不能一味追求数量。"
"市场前景您怎么看?"
"非常好!"李明华很肯定,"现在全国的电视机产能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我们厂的产品一出厂就被抢光,根本不愁销路。"
"那为什么想换工作呢?"郑昊好奇地问。
"主要是想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李明华坦诚地说,"在国营厂里,技术人员的地位不高,收入也有限。我希望能在一个更有活力的企业发挥专长。"
郑昊对李明华的印象很好,无论是专业水平还是工作态度都符合要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师傅,欢迎来西尧重工。"郑昊热情地接待了他。
"郑厂长,久仰大名。"李明华很客气,"听说您想搞电视机项目,我很感兴趣。"
"请详细介绍一下您的工作经验。"
"我是技校毕业的,学的是电子技术专业。毕业后就在青岛电视机厂工作,主要负责电路设计和产品调试。"李明华说,"三年来参与了两个型号的电视机开发,对整个生产流程都很熟悉。"
"电视机的技术难点在哪里?"郑昊问了关键问题。
"主要是三个方面。"李明华很专业地回答,"第一是显像管技术,这个需要专门的厂家生产,我们只能采购。第二是电路设计,要保证信号清晰稳定。第三是整机调试,每台电视机都要单独调试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我们如果要生产电视机,需要什么条件?"
"场地、设备、人员、资金,四个缺一不可。"李明华说,"场地要求不高,1000平米就够了。设备主要是组装线和检测设备,大概需要40万投资。人员需要10-15个,包括技术员、组装工、调试员。资金方面,加上流动资金,总投资大概80万。"
"产能能达到多少?"
"按一班制计算,月产能200台左右。如果两班制,可以达到400台。"李明华算了算,"关键是要保证质量,不能一味追求数量。"
"市场前景您怎么看?"
"非常好!"李明华很肯定,"现在全国的电视机产能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我们厂的产品一出厂就被抢光,根本不愁销路。"
"那为什么想换工作呢?"郑昊好奇地问。
"主要是想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李明华坦诚地说,"在国营厂里,技术人员的地位不高,收入也有限。我希望能在一个更有活力的企业发挥专长。"
郑昊对李明华的印象很好,无论是专业水平还是工作态度都符合要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