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规划 (1 / 4)
上午,郑昊召集了家庭会议。除了父母和三个兄弟,还邀请了赵晓兰和几个企业骨干参加。
"今天把大家叫来,是想商量一件重要的事。"郑昊开门见山,"我想用企业的资金,为村里建设一些基础设施。"
"什么基础设施?"郑大山首先问道。
"主要是三个项目:建个卫生所,改善学校条件,修建自来水系统。"郑昊拿出调研报告,"经过这两天的了解,我觉得这些都是村里急需的。"敬请您来体验无广告>
"需要多少钱?"郑建国直接问到了关键问题。
"总共15万左右。"郑昊说,"卫生所3万,学校2万,自来水和道路10万。"
听到这个数字,会议室里一片安静。15万元,在1981年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小昊,这个数字是不是太大了?"郑建国第一个提出质疑,"15万元可以买多少设备?可以开发多少新产品?你要把这些钱投到没有回报的项目上?"
"谁说没有回报?"郑昊反驳道,"村里条件好了,我们的员工生活质量提高了,工作积极性也会提高。而且好的环境能吸引人才,这对企业发展有好处。"
"这些都是间接的,看不见摸不着的。"郑建国坚持己见,"现在企业正是发展的关键时期,每一分钱都应该用在刀刃上。"
"大哥,你这么说就不对了。"郑建军支持弟弟,"昨天秀英差点出事,如果村里有卫生所,至少能先处理一下,不至于那么危险。这是救命的事,怎么能算没回报?"
"我不是反对建卫生所,但是15万元太多了。"郑建国妥协道,"能不能减少一些?比如先建卫生所,其他的以后再说?"
"大哥,你太小气了。"郑国庆也加入了讨论,"现在厂里每月利润40多万,拿出15万做好事算什么?再说,昊弟说得对,这也是为企业发展创造条件。"
看到兄弟们意见不统一,郑大山发话了:"你们都别争了,听昊子详细说说他的想法。"
郑昊站起来,拿出准备好的资料:"我的想法是分三期实施。第一期建卫生所,投资3万元,主要是改造房屋、购买设备、聘请医生。第二期改善学校,投资2万元,主要是修缮校舍、添置设备。第三期是基础设施,投资10万元,包括自来水、道路硬化、文化设施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今天把大家叫来,是想商量一件重要的事。"郑昊开门见山,"我想用企业的资金,为村里建设一些基础设施。"
"什么基础设施?"郑大山首先问道。
"主要是三个项目:建个卫生所,改善学校条件,修建自来水系统。"郑昊拿出调研报告,"经过这两天的了解,我觉得这些都是村里急需的。"敬请您来体验无广告>
"需要多少钱?"郑建国直接问到了关键问题。
"总共15万左右。"郑昊说,"卫生所3万,学校2万,自来水和道路10万。"
听到这个数字,会议室里一片安静。15万元,在1981年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小昊,这个数字是不是太大了?"郑建国第一个提出质疑,"15万元可以买多少设备?可以开发多少新产品?你要把这些钱投到没有回报的项目上?"
"谁说没有回报?"郑昊反驳道,"村里条件好了,我们的员工生活质量提高了,工作积极性也会提高。而且好的环境能吸引人才,这对企业发展有好处。"
"这些都是间接的,看不见摸不着的。"郑建国坚持己见,"现在企业正是发展的关键时期,每一分钱都应该用在刀刃上。"
"大哥,你这么说就不对了。"郑建军支持弟弟,"昨天秀英差点出事,如果村里有卫生所,至少能先处理一下,不至于那么危险。这是救命的事,怎么能算没回报?"
"我不是反对建卫生所,但是15万元太多了。"郑建国妥协道,"能不能减少一些?比如先建卫生所,其他的以后再说?"
"大哥,你太小气了。"郑国庆也加入了讨论,"现在厂里每月利润40多万,拿出15万做好事算什么?再说,昊弟说得对,这也是为企业发展创造条件。"
看到兄弟们意见不统一,郑大山发话了:"你们都别争了,听昊子详细说说他的想法。"
郑昊站起来,拿出准备好的资料:"我的想法是分三期实施。第一期建卫生所,投资3万元,主要是改造房屋、购买设备、聘请医生。第二期改善学校,投资2万元,主要是修缮校舍、添置设备。第三期是基础设施,投资10万元,包括自来水、道路硬化、文化设施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