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特种兵小说 > 特种兵小说 > 四合院:重生傻柱,开局暴击众禽 > 第105章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第105章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时间在压抑与期盼中缓慢流淌。何雨柱如同一个经验丰富的潜航者,小心翼翼地操控着生活的舵轮,在暗流汹涌的时代海面下,维持着艰难的平衡。车间的劳动枯燥但安全,食堂由于莉打理得铁桶一般,冉秋叶暂时安稳,丁秋楠也重回岗位。一切似乎都在可控范围内。

        但他内心深处,始终有一根弦紧绷着,牵向遥远的南方,牵向那片被称为“东方之珠”的土地——香港。娄晓娥和娄家,是他重生后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盟友,也是他情感和未来规划中极其重要的一环。风暴前夕的仓促一别,音讯隔绝,生死未卜,这份牵挂始终沉甸甸地压在他心底。

        与娄晓娥的联系,困难程度超乎想象。所有的常规通信渠道都已中断,甚至可能带来危险。唯一的希望,寄托在娄家那位忠心耿耿的老管家福伯留下的一个极其隐秘且风险极高的联络方式上——通过一位常年在广港之间跑船的、与娄家有旧谊的老水手,不定时地捎带信件。这种方式耗时漫长,毫无规律,且每一次传递都如同走钢丝,随时可能暴露。

        何雨柱几乎已经不抱希望了。然而,就在一个看似平常的傍晚,他拖着疲惫的身子从车间回到“味源”小院时,于莉神色紧张而又兴奋地迎了上来,什么也没说,只是飞快地朝他使了个眼色,又瞥了一眼厨房的方向。

        何雨柱的心猛地一跳!他强作镇定,跟着于莉走进厨房。于莉确认外面没人后,才从米缸最底下,摸出一个被油纸包裹得严严实实、只有巴掌大小的扁平的物件,迅速塞进何雨柱手里,压低声音道:“刚有个生面孔送来,说是‘南边来的干货’,扔下东西就走了!”

        何雨柱的手甚至有些微微颤抖。他接过那还带着米粒和体温的油纸包,感觉重逾千斤。他对于莉点了点头,示意她出去守着,然后独自一人回到自己屋里,插紧了门闩。

        坐在灯下,他深吸了好几口气,才小心翼翼地、一层层地剥开那浸透了汗渍和潮气的油纸。里面没有信纸,只有一张折叠得很小的、看起来像是从笔记本上撕下来的薄纸,以及一张黑白小照片。

        他先拿起那张照片。照片有些模糊,像是在某个阳台上拍的。背景是几栋陌生的高楼轮廓。照片中央,一个穿着素雅旗袍、外披针织开衫的女子依栏而立,正是娄晓娥!她瘦了些,眉宇间带着一丝疲惫和忧虑,但嘴角努力向上弯着,对着镜头露出一个让他心疼的笑容。她的眼神,穿越了千山万水和重重阻隔,深深地望进他的心里。

        何雨柱的手指轻轻抚过照片上那张日思夜想的脸庞,喉头一阵哽咽。看了许久,他才放下照片,用微微颤抖的手,展开了那张薄薄的纸。

        纸上是用钢笔写就的、略显潦草却依旧能看出其秀气的字迹,正是娄晓娥的笔迹。信很短,显然是在极度谨慎和仓促下写成的。

        “柱哥:见字如面。一别经年,日夜忧思。幸得老天庇佑,我等已安抵香江。父亲历经颠簸,身体一度堪忧,幸得此地西医及你先前所留药物调理,现已无大碍,唯精力大不如前。此地繁华远胜故都,然初来乍到,人情冷漠,谋生不易。现暂居舅父旧宅,父亲凭昔日旧谊,与人合伙尝试做些小贸易,主要为药材、丝绸,步履维艰,尚未打开局面。然每每思及你临别所言,便又觉心有底气。此地虽好,终非故土。父母年迈,常念北望。我……亦日夜期盼重逢之期。万望保重,谨慎为先,切莫以我等为念。一切安好,便是晴天。知名不具。”

        信的最后,还有一小行更小的字:“随信附上近照一张,勿忧。”

        没有日期,没有地址,没有任何可能暴露信息来源的痕迹。每一个字都透着小心翼翼,却又饱含着抑制不住的思念、担忧以及那份劫后余生的庆幸与艰难谋生的辛酸。

        何雨柱反复读了好几遍,每一个字都像烙铁一样烫在他的心上。他能想象娄晓娥写下这封信时的紧张和期盼,能想象娄父娄母在异乡的彷徨与坚韧,也能想象他们目前所处的困境——“步履维艰”四个字,背后是多少不为人知的艰难挣扎。

        他紧紧攥着那封信和照片,仿佛攥着一团火,一团能温暖他冰冷胸腔,却也灼烧着他神经的火。得知他们安全,是天大的喜讯;但知道他们在吃苦,又让他心如刀绞。尤其是娄晓娥那句“日夜期盼重逢之期”,更像是一根针,扎得他生疼。

        巨大的思念与担忧交织在一起,几乎让他难以呼吸。他站起身,在狭小的房间里来回踱步,目光再次落到那张小小的照片上。照片上的娄晓娥,在陌生的繁华背景下,显得有些孤单,却依旧努力笑着。

        他知道,这封信的到来,既是慰藉,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必须做点什么,不能让他们在海外孤军奋战。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新笔趣阁;https://www.xinbiquge.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