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金陵走(附录:漫谈中药保健(77)) (2 / 21)
“和”、“合”二字均见于甲骨文和金文。
和合,就词义本身而言,“和”,指和谐、和平、祥和;“合”是结合、合作、融合。
“和合”是实现“和谐”的途径,“和谐”是“和合”的理想实现,也是人类古往今来孜孜以求的自然、社会、人际、身心、文明中诸多元素之间的理想关系状态。
中国传统文化中贵和持中的和谐意识,表现于两个方面:一是“天人合一”,指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二是“中庸”,指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
清朝雍正年间,寒山、拾得被追封为“和合二圣”。
我们继续朝着寒山寺山门的方向行走,寺院山门的前面的石拱圈古桥就是江村桥,就是张继在此触景生情写诗的地方了。
大唐天宝年间爆发了安史之乱后,唐玄宗与杨贵妃仓皇的逃亡四川,此时江南的时局尚且比较安定,所以不少文人士子纷纷逃到今江苏、浙江一带躲避战乱,这其中就包括张继。在一个深秋的夜晚,张继途经寒山寺,夜泊于枫桥附近的客船中,夜里难以成眠,听到寒山寺传来的钟声,江南水乡的秋夜勾起了这位客子的忧愁,面对月落、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城外、古寺、客船、钟声等朦胧的忧愁意境,于是有感而发,一首流传千古的名句喷涌而出。
然而令张继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首诗,在此后的一千多年里,掀起了多么大的波澜。
中国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名山大川,处处都有著名的寺庙禅院。
寒山寺规模不大,名气不响。《枫桥夜泊》的出现,让寒山寺名声远播,成为与少林寺、灵隐寺、大相国寺、法门寺、白马寺等相提并论的中国十大名寺之一。
在江村桥与寒山寺山门之间,寒山寺照墙像一道屏障耸立山门之前,朝西临河而立,庄严厚重,黄墙黛瓦,上置脊檐,饰有游龙,气势非凡。
黄墙上镶嵌有三方古朴苍劲的绿色青石,上面刻着“寒山寺”三个大字,铁划银钩,笔力雄峻,是由浙江东湖名土陶浚宣所写,给历经千年风霜的古刹寺庙增添了庄重感。
山门两旁是两棵古樟,黄墙内古典楼阁飞檐翘角,右为枫江楼,左为霜钟楼,都源于枫桥夜泊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和合,就词义本身而言,“和”,指和谐、和平、祥和;“合”是结合、合作、融合。
“和合”是实现“和谐”的途径,“和谐”是“和合”的理想实现,也是人类古往今来孜孜以求的自然、社会、人际、身心、文明中诸多元素之间的理想关系状态。
中国传统文化中贵和持中的和谐意识,表现于两个方面:一是“天人合一”,指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二是“中庸”,指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
清朝雍正年间,寒山、拾得被追封为“和合二圣”。
我们继续朝着寒山寺山门的方向行走,寺院山门的前面的石拱圈古桥就是江村桥,就是张继在此触景生情写诗的地方了。
大唐天宝年间爆发了安史之乱后,唐玄宗与杨贵妃仓皇的逃亡四川,此时江南的时局尚且比较安定,所以不少文人士子纷纷逃到今江苏、浙江一带躲避战乱,这其中就包括张继。在一个深秋的夜晚,张继途经寒山寺,夜泊于枫桥附近的客船中,夜里难以成眠,听到寒山寺传来的钟声,江南水乡的秋夜勾起了这位客子的忧愁,面对月落、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城外、古寺、客船、钟声等朦胧的忧愁意境,于是有感而发,一首流传千古的名句喷涌而出。
然而令张继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首诗,在此后的一千多年里,掀起了多么大的波澜。
中国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名山大川,处处都有著名的寺庙禅院。
寒山寺规模不大,名气不响。《枫桥夜泊》的出现,让寒山寺名声远播,成为与少林寺、灵隐寺、大相国寺、法门寺、白马寺等相提并论的中国十大名寺之一。
在江村桥与寒山寺山门之间,寒山寺照墙像一道屏障耸立山门之前,朝西临河而立,庄严厚重,黄墙黛瓦,上置脊檐,饰有游龙,气势非凡。
黄墙上镶嵌有三方古朴苍劲的绿色青石,上面刻着“寒山寺”三个大字,铁划银钩,笔力雄峻,是由浙江东湖名土陶浚宣所写,给历经千年风霜的古刹寺庙增添了庄重感。
山门两旁是两棵古樟,黄墙内古典楼阁飞檐翘角,右为枫江楼,左为霜钟楼,都源于枫桥夜泊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