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前的故事(附录:漫谈中药保健(79)) (3 / 8)
村内老宅大多是清代至民国时期的风格,粉墙黛瓦,格调鲜明;马头墙层层叠叠,气势浩大;四合院、古民居内藏着阔大古典的院子,楼影重重。
小巷深深,古韵悠悠,穿过村口的升平人瑞坊,就意味着到了这个人杰地灵的村庄。
这座砖红色的两柱三楼坊,是近几年重修的,方木为柱,高两丈余,正面悬匾“升平人瑞”,背面题词“黉序耆颐”。
两边柱上分题对联:“花甲重逢增三七岁月,古稀双庆添一度春秋”,见证着清代旷世寿星王世芳的故事。
王世芳百岁之时,受邀参加乾隆皇帝母亲的七十大寿,祝寿回到山前村,乾隆皇帝御赐“升平人瑞”匾额,十年以后,王世芳再次受邀进京祝寿,获匾“黉序耆颐”。耆颐寓指100岁,黉序就是有学问的人。
王世芳的一生,49岁中秀才,80岁选贡生,96岁方出任遂昌县训导,任上兴学重教,修学馆宗祠,兴水利农耕,编县志宗谱,勤政爱民,百姓为之修建生祠以敬怀;有文载:“年逾期颐,精神矍铄,教学不倦”。
过升平人瑞坊进入山前村,步行不过百米,双溪清流交汇处,便是王世芳的故居。
唐宋古驿道绕过墙根,马头墙飞檐翘角,青砖黛瓦,沧桑斑驳。
故居又称“三强居”,据传系后人所爱称;世芳少壮从军平寇,晚年出仕教喻,期颐后仍然为国公务,三期皆以优良功绩出类拔萃,官民以为三强。
故居正中有古井一眼,传说泉从地下岩骨渗出,入口清甜,饮之长寿。
王世芳寿终140岁,有人问他长寿的秘诀,他只答了9个字:屏气息,节饥饱,顺天和。
言外之意,王世芳长寿的秘诀就是平和心态、中和饮食、顺其自然。
在三强居中,正厅挂有王世芳的画像,据传,王世芳百二岁,奉旨赴京为乾隆皇帝祝寿,奏对免跪,皇帝龙颜大悦,赐御宴于太和殿,绘星像于养性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巷深深,古韵悠悠,穿过村口的升平人瑞坊,就意味着到了这个人杰地灵的村庄。
这座砖红色的两柱三楼坊,是近几年重修的,方木为柱,高两丈余,正面悬匾“升平人瑞”,背面题词“黉序耆颐”。
两边柱上分题对联:“花甲重逢增三七岁月,古稀双庆添一度春秋”,见证着清代旷世寿星王世芳的故事。
王世芳百岁之时,受邀参加乾隆皇帝母亲的七十大寿,祝寿回到山前村,乾隆皇帝御赐“升平人瑞”匾额,十年以后,王世芳再次受邀进京祝寿,获匾“黉序耆颐”。耆颐寓指100岁,黉序就是有学问的人。
王世芳的一生,49岁中秀才,80岁选贡生,96岁方出任遂昌县训导,任上兴学重教,修学馆宗祠,兴水利农耕,编县志宗谱,勤政爱民,百姓为之修建生祠以敬怀;有文载:“年逾期颐,精神矍铄,教学不倦”。
过升平人瑞坊进入山前村,步行不过百米,双溪清流交汇处,便是王世芳的故居。
唐宋古驿道绕过墙根,马头墙飞檐翘角,青砖黛瓦,沧桑斑驳。
故居又称“三强居”,据传系后人所爱称;世芳少壮从军平寇,晚年出仕教喻,期颐后仍然为国公务,三期皆以优良功绩出类拔萃,官民以为三强。
故居正中有古井一眼,传说泉从地下岩骨渗出,入口清甜,饮之长寿。
王世芳寿终140岁,有人问他长寿的秘诀,他只答了9个字:屏气息,节饥饱,顺天和。
言外之意,王世芳长寿的秘诀就是平和心态、中和饮食、顺其自然。
在三强居中,正厅挂有王世芳的画像,据传,王世芳百二岁,奉旨赴京为乾隆皇帝祝寿,奏对免跪,皇帝龙颜大悦,赐御宴于太和殿,绘星像于养性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