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入室 (2 / 6)
		        映入眼帘的,是长约三米、宽约一米的斜坡墓道,墓道均由大块石条砌成,倾斜度不大,灯光打过去,可以看到前室中间摆放的五供,以及通往中室的甬道入口。
接下来还是要先通风,确认含氧量没问题了再进去。
有人可能会问,怎么这么磨叽!
对此我只能表示,的确不是所有同行,都像我们这么磨叽,但同样,也不是所有同行,都像我一样,今天还活着,还有机会去回忆,当初是怎么磨叽的。
这一行虽然旁门左道,是下九流,但这行里的好多经验,也都是拿人命换来的……
等待通风的空档,我们观察了门后的机关装置。
其实原理非常简单,石球也不大,直径二十公分左右,打磨的略显粗糙。
当时我就想:如果下边的卡槽再深一些,达到石球的一半,并且和石球契合的完美一点,钢丝套索肯定就不灵了。
后来我拜师后,同师父交流过这个想法,当时他说了很精辟的一句话。
“如果门足够坚固,门以外的地方就成了门。”
这话翻译一下就是:你特么能不能别这么死心眼,前门进不去,你不会换个地方干么!
十分钟后。
烛光没什么变化,我们穿过墓道进入前室。
三把头灯的辉映下,前室瞬间明亮起来。
我抬头一看,当场就想明白了,我想明白周伶为什么要从墓门进来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接下来还是要先通风,确认含氧量没问题了再进去。
有人可能会问,怎么这么磨叽!
对此我只能表示,的确不是所有同行,都像我们这么磨叽,但同样,也不是所有同行,都像我一样,今天还活着,还有机会去回忆,当初是怎么磨叽的。
这一行虽然旁门左道,是下九流,但这行里的好多经验,也都是拿人命换来的……
等待通风的空档,我们观察了门后的机关装置。
其实原理非常简单,石球也不大,直径二十公分左右,打磨的略显粗糙。
当时我就想:如果下边的卡槽再深一些,达到石球的一半,并且和石球契合的完美一点,钢丝套索肯定就不灵了。
后来我拜师后,同师父交流过这个想法,当时他说了很精辟的一句话。
“如果门足够坚固,门以外的地方就成了门。”
这话翻译一下就是:你特么能不能别这么死心眼,前门进不去,你不会换个地方干么!
十分钟后。
烛光没什么变化,我们穿过墓道进入前室。
三把头灯的辉映下,前室瞬间明亮起来。
我抬头一看,当场就想明白了,我想明白周伶为什么要从墓门进来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