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唐代“盗墓笔记” (1 / 5)
什么东西?
手札。
这玩意最开始和五册《大乘玄论》放在一起,所以包裹的时候也是直接包的,如今仔细翻看,才被我忽然发现。
见到这东西我简直如获至宝。
打从刚刚混迹文化市场的时候开始,我就很喜欢看手札,并不是为了发现什么古墓信息之类的,就是单纯的爱好。
因为这就意味着,我可以穿越时空,和千年前的盗墓贼相遇了。
翻开一看,我顿时又是一喜。
这手札居然还是汉语写的!
当时我有点不太理解,因为按我的想法,李释缘既然是回纥人,那手札这类私密性的记述,理应使用本族文字书写才对,尤其他还是个盗墓贼。
后来问过把头才知道,其实唐朝针对遣唐使这一块,待遇虽然很高,但管理却比较严格。
尤其在出入境和随行的文件、书信这一方面,需要经过层层审查才行。
再则隋唐时期万国来朝,朝堂中不乏精通外族语言的人,所以写突厥语也没啥大用。
说白了,就是如果他用突厥语来写,反而会引人注意,恰恰是用汉语更容易蒙混过关。
“郝润,过来替我抄名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手札。
这玩意最开始和五册《大乘玄论》放在一起,所以包裹的时候也是直接包的,如今仔细翻看,才被我忽然发现。
见到这东西我简直如获至宝。
打从刚刚混迹文化市场的时候开始,我就很喜欢看手札,并不是为了发现什么古墓信息之类的,就是单纯的爱好。
因为这就意味着,我可以穿越时空,和千年前的盗墓贼相遇了。
翻开一看,我顿时又是一喜。
这手札居然还是汉语写的!
当时我有点不太理解,因为按我的想法,李释缘既然是回纥人,那手札这类私密性的记述,理应使用本族文字书写才对,尤其他还是个盗墓贼。
后来问过把头才知道,其实唐朝针对遣唐使这一块,待遇虽然很高,但管理却比较严格。
尤其在出入境和随行的文件、书信这一方面,需要经过层层审查才行。
再则隋唐时期万国来朝,朝堂中不乏精通外族语言的人,所以写突厥语也没啥大用。
说白了,就是如果他用突厥语来写,反而会引人注意,恰恰是用汉语更容易蒙混过关。
“郝润,过来替我抄名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