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寺庙伴生窑 (4 / 6)
也不用多,只要有一口瓷窑,犄角旮旯里刨除来那么三五件,几十万就有了。
这就是老窑口的特点,它不是肥的流油,而是肥的逆天!
和挖红薯一样,我们行里也有专门搞老窑口的。
就我知道的来说,湖南有一波,江西有一波,河北山西一带也有一波。
他们都是搞伴生老窑口为主,不过工程伴生窑不多,基本是“窑口伴生窑”,也就是依托在那些名窑周围的小型窑口。
各位如果有喜欢收藏瓷器的应该还有印象,2010年到2015年那几年里,收藏界曾大量出现了某个名窑的瓷器,明面上拍的就高达数百件,而且动不动就破纪录。
其实那批货就河北人搞出来了。
据说他们找到了一个伴生窑,总共十七个地窖,两万多件精品瓷器,而且连带着还出了四吨筒子钱。
虽然是伴生的民间小型窑口,但工艺并不比官窑差。
因为过去也讲职场规则,而且论资排辈的现象比现在严重,好些在官窑学成的徒弟由于待遇太差,索性拉出去单干,既为发家致富,也为争一口气,做出来的东西甚至稳压官窑一头,业界称之为“气死官窑”。
当时他们那一票,已经不亚于搞一条大型沉船了。
不过嘛,后来他们进去了。
因为集中出货量太大,被盯上了。
但由于搞的是窑口,学期都不算长,估计这两年应该也都出来了。
这就是太贪心,不懂得细水长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就是老窑口的特点,它不是肥的流油,而是肥的逆天!
和挖红薯一样,我们行里也有专门搞老窑口的。
就我知道的来说,湖南有一波,江西有一波,河北山西一带也有一波。
他们都是搞伴生老窑口为主,不过工程伴生窑不多,基本是“窑口伴生窑”,也就是依托在那些名窑周围的小型窑口。
各位如果有喜欢收藏瓷器的应该还有印象,2010年到2015年那几年里,收藏界曾大量出现了某个名窑的瓷器,明面上拍的就高达数百件,而且动不动就破纪录。
其实那批货就河北人搞出来了。
据说他们找到了一个伴生窑,总共十七个地窖,两万多件精品瓷器,而且连带着还出了四吨筒子钱。
虽然是伴生的民间小型窑口,但工艺并不比官窑差。
因为过去也讲职场规则,而且论资排辈的现象比现在严重,好些在官窑学成的徒弟由于待遇太差,索性拉出去单干,既为发家致富,也为争一口气,做出来的东西甚至稳压官窑一头,业界称之为“气死官窑”。
当时他们那一票,已经不亚于搞一条大型沉船了。
不过嘛,后来他们进去了。
因为集中出货量太大,被盯上了。
但由于搞的是窑口,学期都不算长,估计这两年应该也都出来了。
这就是太贪心,不懂得细水长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