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其他小说 > 非洲创业实录 > 第二百零二章 双翼市场 (3 / 6)

第二百零二章 双翼市场 (3 / 6)

        “帕霍尔,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我竟然感觉三马林达比的里雅斯特还要繁华一些。”博鲁特倚着栏杆说道。

        “这里座城市看起来并不比的里雅斯特小,不过这怎么可能,的里雅斯特在欧洲可都是有数的大城市。”

        帕霍尔也是如此认为的:“你说的没错,的里雅斯特在奥匈帝国,都是排在前列的大城市,而所谓的三马林达只不过是东非一块殖民地的城市。”

        “三马林达应该没有的里雅斯特规模大,不过他的体量还是出乎了我的意料,这对我们算是一件好事,我之前还担心这里是一块鸟不拉屎的地方呢!”

        其实,从城市规模上来说,三马林达和的里雅斯特不相伯仲,二者的人口规模都在三十万左右,当然,的里雅斯特的实际人口应该更多,作为奥匈帝国最大的港口城市,的里雅斯特的人员往来十分频繁。

        而三马林达的人口差不多就都在这里了,所以更准确的说,两座城市的常住人口相当,但是的里雅斯特不仅仅只有常住人口。

        即便如此,三马林达的城市人口规模,也正如帕霍尔所言,有些夸张了。

        至于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则是东非殖民地的特殊性,东加里曼丹的城市发展路径,更类似于南美模式,人口主要集中在城镇。

        这是一种超前的城镇化,在欧亚大陆上,城镇化的过程是逐步发展的,原本的人口集中在乡村,进入工业化时代以后,才开始逐步流入城镇。

        而东加里曼丹成为殖民地时,移民就集中在沿海城镇里,再逐步向内陆,还有乡村扩散,和欧亚大陆相反。

        东非本土情况又有不同,当年,东非首先发展农业,所以通过行政手段,强行将大部分移民发配到东非各地,一直到20世纪以后,才开始加速城市的发展。

        经过这么一折腾,东非本土反而类似于欧亚大陆,并且在孕育了独特的乡土文化,一直到现在,东非还有近半的人口居住在乡村。

        美国也经历过这样的过程,但是没有东非本土当初实施的彻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