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其他小说 > 非洲创业实录 > 第二百七十二章 南美之心 (1 / 5)

第二百七十二章 南美之心 (1 / 5)

        这种现象和趋势的出现,也印证了近些年来东非在南美影响力的扩张,就像曾经很多国家和城市喜欢使用“某某巴黎”,“某某威尼斯”,“某某维也纳”一样。

        典型的案例就有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它被誉为“南美巴黎”,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阿根廷的富裕阶层极度崇拜法国文化,建造了大量的巴黎风格建筑、宽阔的林荫大道和宏伟的宫殿,其文化氛围也非常欧化。

        当然,亚松森之所以独特,也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上个世纪的巴拉圭战争,几乎对亚松森和整个巴拉圭的文化,制度,社会模式造成了毁灭性打击。

        整个巴拉圭人口直接断崖式下跌,全国男性甚至不到三万人,而战死的巴拉圭士兵,几乎涵盖巴拉圭整个社会各行各业的精英,巴拉圭的历史、传统技艺、民间音乐、舞蹈和本土知识随之失传,社会结构从根基上被摧毁了。

        而这个时候,东非的出现帮助巴拉圭重新建设国家,将东非的社会文化,生活饮食习惯,经济组织模式等等,带入巴拉圭,所以巴拉圭自然会呈现出高度的“东非化”。

        如今巴拉圭政府和社会顶尖人才,绝大部分都有东非留学经历,可以说除了“帝制”和语言以外,巴拉圭就是一个缩小版的东非。

        实际上巴拉圭的语言也受到了东非的巨大影响,在如今巴拉圭德语也是除了西班牙语和瓜拉尼语以外,最重要的语言。

        在如今的巴拉圭有四种语言比较盛行,分别是西班牙语、瓜拉尼语、德语和意大利语。

        西班牙语不用多说,瓜拉尼语是巴拉圭地区原住民的重要语言,在巴拉圭战争后迅速崛起。

        德语来自于移民和经济贸易等,在巴拉圭德语人口虽然不多,但属于强势语言,因为学习德语代表着更多的机会。

        意大利语主要通过意大利移民带来,巴拉圭的意大利移民很多,但是就和美国的意大利群体一样,他们在巴拉圭没有多少话语权,所以巴拉圭的意大利语反而呈现衰落的趋势。

        作为一个做跨国生意的乌拉圭人,巴尔塔萨就会三门语言,分别是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和德语。

        在乌拉圭西班牙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因为和巴西接壤的原因,乌拉圭的葡萄牙语算是第二重要语言。

        至于巴尔塔萨的德语,其实并不算太熟练,只是最近几年才开始学习的。

        原因也很简单,德语代表着商机,就算不考虑东非的影响,光是德国近些年在南美的大力投资,就让德语在南美的商业贸易中地位大大提升。

        东非和德国两个世界超级大国在南美思想文化输出,已经彻底让德语力压英语和法国,成为南美最有影响力的外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