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八章 歼二十的畅想 (5 / 8)
歼十五全长22.28米、翼展15米、最高5.9米、最大起飞重量32.5吨。歼二十全长20.3米、翼展12.88米,最高4.45米,最大起飞重39吨。
至于歼二十的机翼折叠的问题,也不叫个事,后面三角翼的外缘可以设置专门的折叠机构,就算是不折叠,也可以和法国人的阵风战斗机一样,通过正反交替放置来缩小占地面积。
最大起飞重量是个问题,不过问题也不大,有了强悍的电磁弹射器,再加上歼二十的发动机和气动布局的优势,在航母上起飞没问题,降落的话,不可能上天就回来啊,等到回来之后,燃料消耗得差不多了,自重也就下来了。
不过在后世,歼二十几乎没有见到上舰的画面,这其中是有很多问题的,并不是成飞没有这个能力,最大的问题是歼二十的产量低,哪怕用了脉动生产线,每年也就三四十架而已,到了后来,为了能够提升歼二十的产量,成飞把歼十的生产都直接交给贵飞了,专门生产歼二十。
到秦涛穿越之前,国内的歼二十也就装备了几十架到一百多架的规模,对于庞大的空军来说,根本就不够用,捉襟见肘,空军还没满足呢,又怎么会给海军使用。
所以海军也只能捏着鼻子,继续购买比歼二十还贵的歼十五。而沈飞也感受到了迫在眉睫的压力,等到了隐身机时代,苏-27和它的衍生机型停产之后,他们难道要变成代工厂吗?他们也是着急了,搞出来了歼三十一的项目,而且造势说要上舰,但是,海军却从未表态过。
现在呢?
如果歼十完成了全部的试飞科目,宋老就带队搞歼二十,搞不好在下一个十年,就把歼二十给搞出来了,这样生产也会逐渐提升,海军是否需要歼二十当隐身机?
秦涛的脑子里在思考着这些问题,而看到秦涛不回答,宋老眼睛中的希望也慢慢地变成了质疑。
“秦总,是不是我们的要求太多了?如果我们的歼二十要考虑到上舰需求的话,那就会和你们的歼三十一A形成竞争关系…”
宋老的话把秦涛的思绪给拉了回来,话语在脑子里又传输了一两秒,才到达了秦涛的大脑,他立刻笑着摇头。
“当然不是。”秦涛说道:“我们的歼三十一A从设计阶段开始,走的就是国际合作的道路,这就意味着我们这款飞机的性能会被外界熟知,这样的一款飞机已经不具备保密性了,所以,咱们国内的军队如果饥不择食,采购一批,我们当然欢迎,但是如果军队有顾虑,那还是不会大批量采购的。”
当初国内没有资金,想要把这种飞机搞出来,就只能是用商业模式,海空军也不能发牢骚,性能被外界知道了,所以,海空军就算是装备,估计也不可能大批量的装备。
这款飞机是一个引子,通过这款飞机的研发,带动国内军机上一个新的台阶,什么大推力发动机,相控阵雷达,隐身涂层的技术,都会通过这款飞机的研制进入快车道,这样就给国内的其他隐身机的研发提供了机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至于歼二十的机翼折叠的问题,也不叫个事,后面三角翼的外缘可以设置专门的折叠机构,就算是不折叠,也可以和法国人的阵风战斗机一样,通过正反交替放置来缩小占地面积。
最大起飞重量是个问题,不过问题也不大,有了强悍的电磁弹射器,再加上歼二十的发动机和气动布局的优势,在航母上起飞没问题,降落的话,不可能上天就回来啊,等到回来之后,燃料消耗得差不多了,自重也就下来了。
不过在后世,歼二十几乎没有见到上舰的画面,这其中是有很多问题的,并不是成飞没有这个能力,最大的问题是歼二十的产量低,哪怕用了脉动生产线,每年也就三四十架而已,到了后来,为了能够提升歼二十的产量,成飞把歼十的生产都直接交给贵飞了,专门生产歼二十。
到秦涛穿越之前,国内的歼二十也就装备了几十架到一百多架的规模,对于庞大的空军来说,根本就不够用,捉襟见肘,空军还没满足呢,又怎么会给海军使用。
所以海军也只能捏着鼻子,继续购买比歼二十还贵的歼十五。而沈飞也感受到了迫在眉睫的压力,等到了隐身机时代,苏-27和它的衍生机型停产之后,他们难道要变成代工厂吗?他们也是着急了,搞出来了歼三十一的项目,而且造势说要上舰,但是,海军却从未表态过。
现在呢?
如果歼十完成了全部的试飞科目,宋老就带队搞歼二十,搞不好在下一个十年,就把歼二十给搞出来了,这样生产也会逐渐提升,海军是否需要歼二十当隐身机?
秦涛的脑子里在思考着这些问题,而看到秦涛不回答,宋老眼睛中的希望也慢慢地变成了质疑。
“秦总,是不是我们的要求太多了?如果我们的歼二十要考虑到上舰需求的话,那就会和你们的歼三十一A形成竞争关系…”
宋老的话把秦涛的思绪给拉了回来,话语在脑子里又传输了一两秒,才到达了秦涛的大脑,他立刻笑着摇头。
“当然不是。”秦涛说道:“我们的歼三十一A从设计阶段开始,走的就是国际合作的道路,这就意味着我们这款飞机的性能会被外界熟知,这样的一款飞机已经不具备保密性了,所以,咱们国内的军队如果饥不择食,采购一批,我们当然欢迎,但是如果军队有顾虑,那还是不会大批量采购的。”
当初国内没有资金,想要把这种飞机搞出来,就只能是用商业模式,海空军也不能发牢骚,性能被外界知道了,所以,海空军就算是装备,估计也不可能大批量的装备。
这款飞机是一个引子,通过这款飞机的研发,带动国内军机上一个新的台阶,什么大推力发动机,相控阵雷达,隐身涂层的技术,都会通过这款飞机的研制进入快车道,这样就给国内的其他隐身机的研发提供了机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