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军史小说 > 军史小说 >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 第1762章 惊天大实话,反驳开始 (2 / 4)

第1762章 惊天大实话,反驳开始 (2 / 4)

        当年察举制的弊端出现后,尚书令左雄上书汉顺帝引入考试机制,于是在汉顺帝阳嘉元年进行了改革,史称阳嘉新制,

        仔细分析当时的考试机制,实际上已经是科举制的萌芽了。

        科举制度的出现,吸引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改变了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有益于扩大和巩固皇权;

        其次,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考做官,给官场带来了活力;

        再次,通过院试、乡试、会试三级考试,最后录取的官员,基本都是有真才实学的,选拔官吏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提高了文官的素养;

        第四,读书、考试、做官,三者联系在一起,将权、位、学识三者结合起来,推动了学子读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有益于文化的繁荣,诸如唐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繁荣。

        经过多年的发展,从院试、乡试、会试,再到弥封、誊写、校对、阅卷、评卷、综省以及分数制,科举制算是迄今为止最为公平公正的人才选拔方式了。

        弊端更加的明显,唐……”

        “房尚书,弊端由本官来说可否?”

        一道声音很是突兀的打断了房壮丽的阐述,众人循声望去,发现出声之人竟然是火器研究院院长徐光启。

        “房尚书,本官中学和西学都学过,还算有些成就吧,而且还和海外诸国打过交道,两相对比,这弊端可能比你更加的清楚。”

        听着徐光启的话,房壮丽心中一暖。

        他掌管吏部这么多年,除了礼部尚书外,整个朝堂之上没有谁比他更清楚科举取士了。

        此刻徐光启站出来,无非是不想让他难做。

        徐光启是火器研究院院长,独立百官之外的,谁也没法找他的麻烦,房壮丽朝着徐光启一抱拳,沉声道:“那就劳烦徐院长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