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北伐壮志仓促起 (1 / 6)
网站内容更新可能不及时,请在上方扫码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本站域名也可能随时无法访问,下载app永久可以免费阅读小说。
四月初一。
临安,皇宫。
赵眘望着张浚昂首阔步而出的背影,看着身前案几之上一摞奏请北伐的文书,心中有些激动的同时,又有些莫名惶恐起来。
他想要询问周围人的意见,可史浩、龙大渊等近臣都不在,也只能将心中的犹疑全都吞到肚子里,仔细翻看起案几上的奏疏来。
“张浚、王十朋、胡铨、虞允文、陈俊卿、王大宝……”赵眘默默念着奏请北伐的朝中重臣之名,却没有翻看他们的奏疏,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右手侧。
这里也有奏疏,只不过相对于主战的来说,这几封奏疏实在是过于少了一些。
赵眘拿起其中两封,仔细看着奏疏上的名字。
“陈康伯、史浩,朕的左右丞相……”赵眘看到这两个名字之后,心中的激动也渐渐消失了。
如今陈康伯与史浩成了暂时的政治同盟,形成了主守派的中坚力量,他们在奏疏中力陈利弊,认为现在依旧不是合适的北伐时机。
其中,史浩的言语最为有理有据。
他的主要反对理由是宋国兵弱,防守有余,进取不足。而且出兵耗费巨大,国库有可能撑不住。
此外,史浩再次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张浚希望中原豪杰群起响应纯粹是痴人说梦,中原绝对没有豪杰。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为旗都能灭亡秦国,如果此时北人期待大宋兵马才能成事,那他们就根本不是豪杰了!
对此,张浚用一句话就顶回去了。
难道山东的魏胜、刘淮、辛弃疾等人不是北地豪杰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网站内容更新可能不及时,请在上方扫码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本站域名也可能随时无法访问,下载app永久可以免费阅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