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历史军事 > 我父刘玄德 > 第368章 二贤拒任 (3 / 7)

第368章 二贤拒任 (3 / 7)

        即便刘备信得过关羽、陈登等人,但短时间内,还是不适宜将他们拔高到州牧的地位上。毕竟刘备自己也不过是个豫州牧,此时设置一个刺史,就是相当合适的了。

        刘封在书信中举荐了几个人,排名第一的自然是二叔关羽了,其次则是陈登,再次为荀攸,此后,更是举荐可从二张、二陈、李瓒等人里择人转任扬州郡守。

        刘备看完之后,直接将书信传给陈登,后者也当仁不让的看了起来。

        看见这一幕,荀攸眉头微挑,嘴角含笑不语。

        陈登看完之后,想要还给刘备,却被后者示意交给荀攸。

        荀攸也不推辞,只是谢过刘备之后,打开帛书翻阅起来。

        等到荀攸看完后,刘备这才询问起来:“元龙、公达,子升之见,君等以为如何?”

        陈登毫不犹豫的开口支持道:“征南之见,乃真知灼见尔,国无粮则亡,民无粮则死,军无粮则覆,征南既寄予重望于占城稻此物,当有我等目光不及之能。且江东乃新得之地,更新官吏也属常理。”

        至于第一件事,陈登根本提都没提。

        少主给自己弄点自留地这叫事吗?

        刘备微微颔首,随后又把目光转向荀攸:“公达有何看法?”

        荀攸思索了片刻后,回答道:“豫、徐、扬三州,独扬州位于后方,只在西方同荆、交二州相接壤。交趾地处天南,很少参与中原之争,如今想必也不例外。况且南方气候闷热,河流众多,草木丛生,虽不适宜居住,但若是发展起来,确有粮仓之望。”

        “至于从北地调选名士,南下任职,此主上之威福,攸不敢多言。”

        刘备听完之后,笑着调侃道:“公达何以如此谨慎,莫不是因为子升举荐之人中,有公达之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