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决心 (1 / 5)
土地兼并,自古以来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大明朝通过摊丁入亩,改税制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个问题,但终究只是治标不治本,土地兼并的问题依然存在。
地主,有功名的士绅是其中的主力。
哪怕朝廷提高了对于地主的收税比例,也无法改变这个问题。
其中一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粮食产量的提升。
以前一亩地收获一两百斤的粮食都算是好的。
现在四五百斤是常态,风调雨顺,田地伺候的好了,一亩地收获六七百斤也是可以的,最好能到八百斤。
这是水稻、小麦的产量,玉米、红薯、土豆这些粗粮不算。
若是按照以前的产量,一亩地按照一半的比例收税,最后下来能剩个一百斤左右,赚的少了,地主们自然会有顾虑,兼并土地的意愿也就没那么强烈了。
但按照现在的粮食产量,就算还是按照一半的比例收税,那剩下的也比以前一亩地的产量还多。
别看税交的多了,但对他们并没什么影响。
甚至赚的更多了,他们兼并土地的意愿自然强烈。
这么看的话,杨轩几十年来耗费无数人力物力培育粮种,提高粮食产量,好像不是什么好事。
但事情不能这么看。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粮食是国家富裕的最直观体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朝通过摊丁入亩,改税制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个问题,但终究只是治标不治本,土地兼并的问题依然存在。
地主,有功名的士绅是其中的主力。
哪怕朝廷提高了对于地主的收税比例,也无法改变这个问题。
其中一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粮食产量的提升。
以前一亩地收获一两百斤的粮食都算是好的。
现在四五百斤是常态,风调雨顺,田地伺候的好了,一亩地收获六七百斤也是可以的,最好能到八百斤。
这是水稻、小麦的产量,玉米、红薯、土豆这些粗粮不算。
若是按照以前的产量,一亩地按照一半的比例收税,最后下来能剩个一百斤左右,赚的少了,地主们自然会有顾虑,兼并土地的意愿也就没那么强烈了。
但按照现在的粮食产量,就算还是按照一半的比例收税,那剩下的也比以前一亩地的产量还多。
别看税交的多了,但对他们并没什么影响。
甚至赚的更多了,他们兼并土地的意愿自然强烈。
这么看的话,杨轩几十年来耗费无数人力物力培育粮种,提高粮食产量,好像不是什么好事。
但事情不能这么看。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粮食是国家富裕的最直观体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