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0【走亲串门】 (2 / 8)
“哥,快走了。”
“来了,来了。”
大年初六,相约去奶奶的娘家拜年,包括二叔、姑姑一家也要去。
由于奶奶晕车,大家只能步行,足足走了四个多小时。
那是挨着区城的一个村子,相对偏远农村还算富裕。
“祖祖,姨公,姨婆,表叔……”
“快来给先人烧钱纸吃饭!”
奶奶的母亲,这里习惯叫祖祖。
祖祖今年八十多岁,地主小姐出身,幼时还裹了小脚。
她嫁的自然也是地主儿子,不过丈夫的路子比较野,抗战期间川盐紧俏,竟然拉了一帮人贩私盐。
只能说,特别有钱。
冯玉祥来龙都号召抗日献金,祖祖家里捐了几百大洋不说,她自己还捐了一个金戒指、一对金手镯。
后来解放时,又给人民政府捐了二百大洋。
并没有遭到什么劫难,家里的土地也不多,土改时还留下一部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来了,来了。”
大年初六,相约去奶奶的娘家拜年,包括二叔、姑姑一家也要去。
由于奶奶晕车,大家只能步行,足足走了四个多小时。
那是挨着区城的一个村子,相对偏远农村还算富裕。
“祖祖,姨公,姨婆,表叔……”
“快来给先人烧钱纸吃饭!”
奶奶的母亲,这里习惯叫祖祖。
祖祖今年八十多岁,地主小姐出身,幼时还裹了小脚。
她嫁的自然也是地主儿子,不过丈夫的路子比较野,抗战期间川盐紧俏,竟然拉了一帮人贩私盐。
只能说,特别有钱。
冯玉祥来龙都号召抗日献金,祖祖家里捐了几百大洋不说,她自己还捐了一个金戒指、一对金手镯。
后来解放时,又给人民政府捐了二百大洋。
并没有遭到什么劫难,家里的土地也不多,土改时还留下一部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