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其他小说 > 诸朝陪我刷短视频 > 第二百五十九章 一代宗师 (1 / 5)

第二百五十九章 一代宗师 (1 / 5)


网站内容更新可能不及时,请在上方扫码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本站域名也可能随时无法访问,下载app永久可以免费阅读小说。

        吕不韦本是商人出身,没有条件去著书立说,但他素来善于谋略,颇有见解。于是,他借助这些擅长舞文弄墨的门客来实现自己的抱负和愿望。

        终于,在吕不韦的主持下,完成了集先秦诸子百家之大成的《吕氏春秋》。

        据说,《吕氏春秋》编撰完成后,曾悬于秦国国都城门上,悬赏说如果有谁能找出并修改一个字,就赠与千金。这也是一字千金的由来。

        由此可见,《吕氏春秋》的编撰是多么严谨。这本书对后世文化的影响不可小觑。它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以及所保留的科学文化方面的历史资料,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司马迁在看到《吕氏春秋》后,虽然他在《史记》的列传中基本都在描述吕不韦性格的邪恶一面,但司马迁能够单独为其列传,并在篇章的最后尊称其为“仲父”,也足以说明对其思想家身份和思想文化贡献的认同。

        那么,什么是杂家学派呢?其实,在先秦时期并无杂家的说法。杂家这个名称是西汉时期文学家刘向、刘歆所创造的。

        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各家都有自己的对策与治国主张。为了打败其他流派,各学派或多或少地吸收其他流派的学说,并且相互攻击,完善自己学说的缺陷。

        而杂家学派以道家思想为基调,坚持“无为而治”的行为准则,用儒家伦理定位价值尺度,吸收墨家的公正观念、名家的思辨逻辑、法家的治国技巧,加上兵家的权谋变化和农家的地理追求,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国家治理学说。

        纪晓岚在《杂家叙》一书中认为,杂家广义无所不包,简单理解,杂家学派就是“大杂烩”,这也是杂家学派的本质。

        当时诸子百家思想有一个主干,这个主干就是道家思想,而其余的百家则相当于枝杈。

        杂家则与其余百家不同,它是将其他学派的枝杈统统砍下来进行收集整理,然后组建了一个新的主干。因此,有人认为杂家是“新道家学派”。

        胡先生在其《华夏哲学史大纲》中指出,道家是杂家的前身,道家是杂家的“心理”。汉以前的道家可叫做杂家,其以后的杂家应叫做道家。

        对于杂家而言,没有中心思想是它的优势,也是它的劣势。优势在于它能够融会贯通,免掉了很多学派的弊端,坚持思想开放、包容,往往不因循守旧,能在此基础上推陈出新。

        然而,劣势在于学派风气松散,难以做到统合。没有自己的中心思想,单纯通过归纳总结其他学派来抛出一些新观点,这对于中国先秦思想体系并无太大贡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网站内容更新可能不及时,请在上方扫码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本站域名也可能随时无法访问,下载app永久可以免费阅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