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时空 > 架空历史 > 回到明末当霸王 > 第三一五节曾经的盐城首富李掌柜 (2 / 3)

第三一五节曾经的盐城首富李掌柜 (2 / 3)


网站内容更新可能不及时,请在上方扫码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本站域名也可能随时无法访问,下载app永久可以免费阅读小说。

        “都坐,坐下说话,不用特别站起来。眼下,按甘蔗成熟期的数量,坊上推算可能有些错误,前几天重新推算过,可能有两万吨糖,就是四十万石原糖,现在没有测算过新工艺的出糖率,这是按最低算的。”刘澈回答着。

        “那最高的呢?”

        “可以加四成!”

        加四成,就是五十多万石糖,这是糖,不是粮食呀。一石原糖至少值三两银子,这就是一百万多两银子。

        柳中则又问了:“大司马,您的蔗农够吗?糖坊的工匠够吗?”

        “差得远,连一成都不足。而且这一成还有些是徒工,所以可以预见成本肯定会高于预期的。有经验的蔗农更少,可以说,差不多一百个有经验的蔗农带着在八九百个懂点皮毛,以及一万多个完全不懂甘蔗种植的人在管着甘蔗园。”

        刘澈这话,在张晓听起来就感觉古怪。

        那以前倭人怎么管的,那点就把甘蔗园管起来的吗?

        柳中则懂,就是刘澈说的是那个亩产成本,糖单位成本。他不懂这些名词,可却能够大概想出其中的意思。

        一亩地,出多少甘蔗,别人花了多少人力,多少肥力,产了多少甘蔗呢。这和商人讲的成本是一个道理的,熟练的糖坊工匠,制作出的糖质量好,而且浪费少,产量大。最重要的是,出产的速度快,相对就省下了人工。

        “在下有一计。”

        “如果是砸行市,就算了。江南的糖价降一成,就会让许多糖坊挣不到钱,降两成就会让蔗农受损,降三成可能就会饿死人了。这样的事情不能,有伤天和。”

        刘澈刚才就听得出李存仁的担心了,所以他不敢这样作。

        “那么,砸行却救市呢。安排大量的人手,招募糖坊工匠,招募蔗农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网站内容更新可能不及时,请在上方扫码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本站域名也可能随时无法访问,下载app永久可以免费阅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