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九节大明镖局 (2 / 4)
网站内容更新可能不及时,请在上方扫码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本站域名也可能随时无法访问,下载app永久可以免费阅读小说。
“再说晋商的事情,织麻布的事情交给晋商了。原料从水路进,成品一分为三。晋商自贸、秦商贸易、口外交易,至于份额要看晋商一年能织多少。”
“大司马,不知这交易的路线?”白大掌柜丝毫没有因为麻布没交给秦商而有怨言。
刘澈也知道,白大掌柜问的,就是后世所说的代理区域。
“秦,出西北,西南。晋,山东、河南。最后一份,是草原上的。”刘澈给了一个范围。
然后又补充了一句:“如果一年低于一百万匹的产量,那里也不用出了。”
一百万匹,让那位捧着自己眼珠的老者一哆嗦。
整个山西,眼下全山西所有的商号工坊,加起来,一年也超不过三十万匹。
要知道,织一匹布三丈二尺长,需要一个熟练的织工连续干两天,甚至是三天时间。这还只是普通的布,织带花纹的更慢。
按工算,三十万匹就需要至少八十万个工,折成天算需要两千两百个织工全年不休的工作。
当然,这才是织工,纺纱呢?
所以说,从麻到布,三十万匹需要两万人以上,苦干一年。
整个山西一年自产麻、棉布也不过三十万匹。
“宋时,有一种水力大纺机,号称一日夜可纺百斤麻。元时失传,到了大明有人重新试过,但却没成功。”白老掌柜接过了话头。因为他知道,刘澈这里有神奇的水力大纺机。
刘澈没接口,白老掌柜继续说道:“这样的大纺机,明初的时候就再有人制造出来,可用的时候,却需要周边几个村子的麻料都运过来。后来没有这些麻,这织机才算真正的失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网站内容更新可能不及时,请在上方扫码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本站域名也可能随时无法访问,下载app永久可以免费阅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