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游击战术真无敌 (1 / 2)
网站内容更新可能不及时,请在上方扫码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本站域名也可能随时无法访问,下载app永久可以免费阅读小说。
自从伯颜袭取江南以来,所向披靡,无往不胜。宋军是闻风而逃,一路投城献地的不可计数。宋军的无能使得元军日益骄纵跋扈,一致认为宋军不堪一击,临安唾手可得。
就在这时,宋军的打击不期而至,当头一棒就将元军打昏了头。常州溧阳两路宋军群情激愤,进军速度极快,一左一右,就象拳击手的左右勾拳一般,一拳击中了元军脆弱的下颚,一拳击中了柔软的腹部。两路宋军狂飙急进,竟然没有遇到多大的抵抗,元军各处散落的屯堡,驻军,前哨,在宋军强大的攻击力量面前脆弱的如同孩童一般,只有少数蒙古精骑仗着高超的骑术狼狈逃生。
南京以南,镇江以东的大大小小的村镇,几乎一夜之间就换成了大宋的旗帜,那些为虎作伥甘心做汉奸的地主豪强,来不及逃走,被百姓出首,如同死狗一般被吊挂在各处村头路口,蔚为壮观。
宋军不待元军反应过来,就开始转移百姓,百姓们虽然故土难离,但是受够了异族的欺压,一旦得到了解放,释放出极大的热情,积极的配合宋军的行动。百姓们含着眼泪将居住了几代人的故土一把火烧成了瓦砾,老弱妇孺先行转移,强壮的与宋军一同破坏道路,炸毁沟渠,挖掘陷阱。
一种压发的土地雷应用在战场上,这种地雷不过是放大的开花铁雷,增加了一个杠杆原理的踏发机构,一旦踩踏了这个机构,便会翘起地雷的拉火管,引爆地雷。地雷的引线做的极短,三秒就会爆炸。这种地雷虽然不多,但散落在整条道路中,不时的被元军踏爆,引起元军的混乱恐慌,有效的阻止了元军追击的速度。
南京通往溧阳的大大小小的道路被挖得千疮百孔,被破坏了沟渠的河水四处乱溢,这一带险成了泽国。伯颜极为震怒,派出大量元军驱逐宋军。而镇江的主力随阿术征伐扬州,尚未回转,只派出了少量的部队,意图守住镇江周围的村镇,不受宋军的袭扰就可以。两条战线呈现了不同的战斗形势。
溧阳一路不断设伏骚扰追击的元军,两军互有损失,元军受制于糟烂的道路,进展极其缓慢,一到夜晚连个合适的宿营地都寻不到,勉强搭建了营地,一到夜半就会遭到宋军火炮的袭击。元军无法追击,只能在营地里硬挨。熬到天亮,宋军就消失的无影无踪。元军又开始重复上一日的痛苦经历,与一路袭扰的宋军艰苦的作战。可怜的元军就象一个无敌的巨人一般,却无力对付围着他身边嗡嗡转的蝇虫,被叮啄得痛苦不堪,遍体鳞伤。
袭扰的宋军从来没有打过这样的战斗,自己没有多大的损失,每日给元军遭成了巨大的困扰,都有些乐此不疲,每日一闲下来,从军官到士卒都在琢磨用什么闷招坏招给元军上刑。这一路又增加了无数的花样,一路的水源地全被粪便破坏,水井被填死。宋军还小股多路渗透到元军的后路去袭扰粮道后勤。元军连口热饭都吃不上,眼看就难以为继了。
镇江这一路的元军表现出软弱的态势,被魏克思敏锐的捕捉到了,迅速的将情报反馈回大本营,自帅三万人马兵临镇江城下,切断了镇江与周围村镇的联系。元军无力反击,守住城池,一心等待阿术帅主力回援。
副都司衙门接到情报,除了又向镇江方向增派援军,还命令江阴的水军西进袭扰。白齐不肯呆在太湖这个大型的游泳池中闲适的玩弄尚不成形的太湖水军,一同赶回了江阴,接回了他的座舰白鹭号的指挥权。
赵胜指挥着大大小小两千余条战船扬帆启碇出现在镇江的水面,元军在镇江的水军战船尚有四千余条,与宋军在这段江面反复争夺,整日里可以听到炮声隆隆,火炮的硝烟弥漫整个江面,经久不散,能见度极低,不时会有两军的战船混到一起,双方都没能发觉。
赵胜帅军沿长江北岸向上疾插,要绕过镇江的元军抢占上游的地势。元军水军指挥看透了赵胜的谋略,两军不肯相让,排成一字的列队,用侧舷的火炮相互攻击,同时以之字路线驶向上游。宋军战船得益于覆被铁甲,损失极小,元军却丢下了一路燃火的战船残骸。从空中看去,两条蜿蜒的船队就象赛龙舟一般并排前行,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元军的线阵象得了前列腺疾病人一般拉了一路的尿水。
战到日斜,元军不肯再随宋军前进,唯恐偏离镇江太远,被宋军偏师偷袭港口,率先脱离战场退回镇江的锚地。赵胜乘势追杀,顺流而下,将元军尾翼击破,焚毁百余条战船,俘获数十条战船。两军的实力对比进一步拉近了。元军趁着黑夜退入港口,赵胜水军在上游寻地落锚休整,准备来日再战。
扬州,元军早已突破了杨子桥,包围了这座名城,切断了与外围的联系,日夜不停的攻打,扬州周围村镇的百姓被元军胁迫,充作民夫,协助攻城。元军就象寻找宿主的寄生虫一般,走到那里就将敌国的百姓转变成自己的助力。这种只知道破坏不懂建设的强盗,无论过了几千年都是要为人唾弃的。
滁州集结了王达二军与刘源的五军来援扬州,尚只走了一半,就见到络绎逃来的百姓,得知扬州陷落了。王达大吃一惊,这样的名城,数万的守军,守不过三日就陷落,让人实在难以置信。王达派出前哨斥候打探,将兵马寻地驻扎,飞报滁州。待到晚上,得到了消息,扬州守将朱涣被阿术许以极大的利益,放弃了抵抗,改旗易帜,做了汉奸了。王达都懒得骂了,这宋人做汉奸的多如牛毛,骂都骂不过来,这扬州一直掌握在李庭芝手里,始终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王达决心彻底拔掉这个钉子,当夜就赶回了滁州。
滁州,胡蓉,老夏,孙新,王达一同计议。王达雄心万丈,与众人道:“此时是危机,亦是机会。副都元帅碍于情面,不肯向李帅索要扬州的治权,才至于如此恶劣的局面。在此局面下,应当机立断,集结全部的力量,反扑扬州,将鞑子驱逐出两淮,我们的防线就彻底完整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网站内容更新可能不及时,请在上方扫码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本站域名也可能随时无法访问,下载app永久可以免费阅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