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时空 > 架空历史 > 华夏遗种之混乱 > 第十八章立国 (1 / 4)

第十八章立国 (1 / 4)


网站内容更新可能不及时,请在上方扫码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本站域名也可能随时无法访问,下载app永久可以免费阅读小说。

        “江阴东门孤山,高二十余丈,上筑炮台,储有重炮,发炮声若霹雳,可及十余里,炮弹落地炸开,又及百余米,范围所及,无不即死,身上无伤,唯口鼻带血,身骨俱碎矣。沿孤山以下,又筑有炮台百余座,层层遮蔽,大军无法鏖集,飞球悬天觇视,我军动向,敌皆悉知,其传递军情极为迅速,我军甫动,敌炮即来,不差毫厘,尚未接敌已损半数。

        西南大湖,有水泥浮台,上列火炮,虽不及孤山,所差无多,交叉遮蔽,落弹如雨,敌阵前壕沟夹错,陷坑密布,我军夹杂其间,日夜苦战,死伤甚众,尸骨遗野,暑热朽烂,乌鸦逐臭,遮空蔽日,士卒疲敝,驱逐上阵,视为赴死,垂头堕泪,人无战心。”

        伯颜读及此处,愤怒无比,将前线指挥官的书信重重的拍在案几上,“敌孤悬江南,不过两万余众,十万大军,昼夜攻打,日无寸进,尚觍颜叫苦吗?”

        阿术拿过信笺,读了一遍,劝道,“信中虽有夸大之辞,但也所差无多,淮贼向来擅守,于火炮一途,颇有心得,清流关、瓜洲渡一战均有重炮助战,永固的堡垒,中炮立时粉碎,江阴平野之地,孤山兀立,居高临下,却非是人力所能抵御的。”

        “如你说来,这仗就不能打了吗?淮贼每占一地,固守甚坚,我军形势日蹙,如此蚕食,如何可解?”

        “丞相,淮贼虽然势大,不过孤居一隅,人口不过百万,却有军十余万,每十人养一兵,如何能够长久,与淮敌相争,不在一时呢!”

        “我又如何不知呢,只是这江南未平,江阴如同芒刺在背,不予解决,如何能安心南下呢?”

        “丞相,这南宋朝廷向来柔弱狭隘,只求偏安,没有进取之心,淮贼与宋廷只靠海路交通,虽明奉宋主,实同割据,宋廷主政者不过是一老妪,如何能不猜忌呢,莫若我们现在缓施兵锋,诱其和谈,以断绝和淮贼的往来为饵,许他自立,两淮偏狭之地,没了江南的供应,如何能够长久支撑呢?若能说动宋主,宣告天下,斥两淮为叛逆,淮贼没了大义名分,又如何号召百姓,怕是四分五裂之日不远矣。”

        “平章所说,虽是有理,怕是难行,那郭逆战功卓著,又没有明举反旗,如何能够说动宋主。”

        阿术微微一笑,胸有成竹的说道,“这天下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能否说得动,就看这利益究竟有多大了。”

        当郭洪军率全军返回滁州时,宋元和议已经谈成了,“割让两淮,划江而治,永为藩属。”为表示和谈的诚意,元军退出了临安、溧阳、只占据了沿江一线,待扫除两淮之时,再行交割。

        郭洪军看过从江南传递过来的情报,苦笑不已,见无人注意,偷捏了下宋昭的鼻子,“又让你说中了,朝廷真是愚蠢之极呀。”

        宋昭笑道,“你却不知道临安尚未失陷时的和议内容呢,更是屈辱呢,如今能够重回临安,划江而治,怕是太后正在昭告太庙,把这和议的内容视作匡扶危难,保全宋室的功绩宣读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网站内容更新可能不及时,请在上方扫码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本站域名也可能随时无法访问,下载app永久可以免费阅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