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时空 > 架空历史 > 华夏遗种之混乱 > 第六十章胶东风暴

第六十章胶东风暴


网站内容更新可能不及时,请在上方扫码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本站域名也可能随时无法访问,下载app永久可以免费阅读小说。

        从沂蒙山南麓源流的沭河,溶入了高山上的雪水,进入四月后仍然冰彻冻骨,沭河西岸曾有一条春秋时期的古道,北连齐国,南至徐国。在历史的长河中这条古道湮没在荒烟蔓草中,只是若站高处向北望去,隐约可以从参差不齐的山林树冠中看到断断续续的浅凹。

        刚登上河堤的华军就遭到了元军火炮猛烈的攻击,炮弹落在坚实的夯土河堤上,掀起细碎的尘土,将匍匐在地的华军士兵身上盖上一层黄土薄被。率先登岸的翼长成昆抖落身上的尘土,爬了起来,鼻腔里的灰尘痒痒的让他连打了几个喷嚏,成昆回头望向正在渡河的部队,颤颤巍巍的浮桥暂时难以运送沉重的火炮。成昆与身边的副翼长说道,“重炮不定什么时候才能拉上来呢,不能指望他们了,你留下来用火炮掩护我们,我带人去冲鞑子的炮兵阵地。”

        “鞑子有步兵掩护,骑兵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上来了,还是等全师主力上来再行动吧!”

        “兵贵神速,那里容得下犹疑,我们不能在这里干挨着元军的炮火,你不要啰嗦了,先与我放一排炮再说!”

        排炮准确的落在元军步兵阵地的附近,成昆率着士兵借着炮火掀起的烟雾掩护,成三列纵队敌军阵地猛扑了过去,迅速脱离了元军火炮的攻击范围,突进了几百米后元军步兵才发现这股部队,仓皇放枪拦截。成昆率部队接近元军步兵射程之后,以低伏的姿态迅速接敌,元军一时不适应这种战术,排枪战术对纵队进攻难以造成有效的打击,子弹嗖嗖的从华军头顶飞过,华军借助着地势跃起伏倒在地,然后又跃起继续突进,一直突到距离元军阵线30米的距离,数秒之内就由纵队变为三排横队,端起火枪轮放排枪,密集的火力将元军前排的士兵清扫一空,两军在极近的距离开始对射,这种将火枪杵到鼻子底下射击的方式将元军士兵吓坏了,身边战友被打得血肉模糊的惨象就在眼前,元军手指颤抖的怎么也装不上子弹,华军三轮发射完毕,元军才稀稀落落的还射了一轮。

        遭受重创的元军士兵在本能的促使下手忙脚乱的低头装填子弹,华军已经端起明晃晃的刺刀冲了过来,将一个个零落的元军刺翻在地。突破了一处阵地后,成昆没有留下守卫部队,继续向位于高处的敌军炮兵阵地挺进。华军迅速的突破让元军措手不及,反应过来之后忙调动两翼的元军填补了缺口,切断了成昆这只孤军的退路。

        成昆率军深入敌后数百米之远,位于元军后方的炮兵眼睁睁的看到华军出现在面前,一时目瞪口呆,成昆一举突入元军的炮兵阵地,如梦初醒的炮兵来不及逃跑就被华军一个个刺倒在地,抢占了一处炮兵阵地后,成昆加紧布置,沿着火炮阵地形成了一个半弧的防御阵地。士兵们调转炮口,开始轰击元军阵地。成昆又帅几百人接连袭破多处炮兵阵地,炸毁数百门火炮。

        纵深处的元军组织兵力围攻上来,试图夺回火炮阵地,华军排成密集的枪阵予以猛烈的射击,将元军一排排的打倒在阵地前,接连打退了元军数次冲锋。火冒三丈的元将下了死令,元军放弃了火枪对射,顶着弹雨冲锋,前死后继,华军火力衔接不上,产生了间歇,就在这一瞬间元军冲进了阵地,华军以刺刀相抗,两军展开了血腥的肉搏争夺,刺刀刺入胸膛来不及拔出就被元军战刀砍倒,受伤的战士伏在地上将刺刀刺入敌军的下腹,开花炮弹被拉着引火当做炸弹投掷,不分敌我的爆炸掀起一道道的血雾,士兵们背靠着背与数倍于己的元军苦战不休。

        攀上堤岸的华军察觉到元军火炮攻击的势头猛然减弱,当机立断沿着成昆的攻击路线发起了进攻,渡船将重炮运送到对岸,几十个壮汉用缆绳拖曳到河堤上放列,向元军防御阵地猛烈的开火,将守军炸飞到半空,洒落一片血雨腥风,华军又一次突入到元军的步兵阵地前,踏着泥泞的尸肉让元军纵深突破,这时元军位于后队的骑兵部队赶了过来,反向突击河堤上的华军,要将华军驱赶下河。

        两军就在这沭河河边展开了混战,双方的部队源源不断的赶到战场,投入战斗,战线与战线纵横交错,包围与反包围的战术在不断的上演,华军反复突破元军的步兵阵地,增援成昆拒守的炮兵阵地,又反复被元军切断包围,双方交战的规模从几千人上升到万人,最后达到十余万人混战在一起。

        被占领的元军炮兵阵地前成了尸山血海,尸体铺满了山坡,士兵们都没有了立足之地,反复的争夺如同绞肉机一般,华军找不到一只完整的建制,各个部队的士兵混合在一起,顽强的守卫着阵地,士兵从彼此陌生到用鲜血凝结成生死与共的情谊,这一处战场光是阵亡的翼长就有三、四人之多,炮兵阵地上的火炮打红了炮管,一刻都没有停止射击,及旦至暮,耗尽了所有的炮弹。

        巨大的兵力消耗使得元军反击的势头渐渐疲软下来,元军先后投入四个万户,一个上万户的兵力,战马的残骸铺满了整个战场,从河堤滚落到沭河中的尸体将河水都截断了,赤红的河水将尸体冲向下游,带入大海。战到夜幕时分,终于传来邳州失陷的消息,元军没了后援,无力再战,开始放弃战场,沿着沂河一路向北想要撤到山东境内,杀红了眼的华军紧追不舍,连夜追赶,终于在草桥追上敌军,惊慌失措的元军失去了战斗的勇气,争抢渡河,相互推搡践踏,沂河上的古老石桥站满了元军,承受不住负重,轰然倒塌,元军落入冰冷的沂河河水中,沉重军衣皮靴将元军拖入河底,溺毙无数,沂河上密密麻麻遍布浮尸。

        这场战役共歼灭敌军六万余人,其中俘敌2万余人,战死失踪的无法统计清楚,华军也损失惨重,第一军直接失去了战斗力,但是最终获取胜利夺得了战场的控制权,使得大多受伤的士兵得到了及时的救助,华军动员了数万的百姓日夜清理尸体,一直到几天后还能够在死人堆里寻到幸存者。

        徐州的大门被打开了,仿佛轻轻一推就会倒下。失去了机动兵力的元军审时度势最终选择了放弃徐州,一路撤退到济宁,得到增强的济宁守军击退了孙新的进攻,依赖着微山湖的地理隔绝维持着一道脆弱的防线。

        共和国北部的防线终于将徐州与归德府连成一线,同时打开了通往山东的门户,占领鲁西南,进军胶东半岛,解决围攻胶州湾的元军已经成了当前的主要任务。

        赵括兵团在沭河的战斗中遭受重挫,人员折损过半无力再战,需要休整补充,于是接替了左路兵团的防区,负责戍守徐州防线,魏克思率领的左路兵团沿着沂水向北挺进,在4月初连续攻占了郯城、沂水、费县、沂州、莒州、直扑位于胶莱平原的密州。由山东义军和百姓组建的部队在这场打回老家的战役当中,奋勇向前,所向披靡,他们熟悉当地的风土民情,被山东百姓视为自己的子弟兵,一路行军住宿,打探敌情如同在自己家门口一样的方便,往往部队的前锋还没有赶到目的地,就有老百姓过来通风报信,充当向导,一路间道疾行,包抄合围轻取鲁东南。

        沂蒙山上的义军已经占山为王的土匪也都纷纷派出使者与华军取得了联络,大多接受了华军的改编,组成一队队的精兵,日夜袭扰着沂蒙山北麓的元军,八百里的蒙山沂水成了华军在山东的边境前哨,掩护着一路疾行的华军侧翼。

        围攻胶州湾的元军敏锐的预感到末日的来临,开始退往密州,王成一部乘船沿墨水河河谷向北深入内陆,烧毁了元军的浮桥,切断了一部分元军的退路,王成主力随后赶到战场,将这股元军围歼在墨水河畔,胶州湾成了共和国的内湖。

        退往密州的元军仍然感觉不安全,华军先头部队的枪声日益临近,胆战心惊的元军抛弃辎重装备,奔逃200余里逃往了潍州。王成军紧随其后的进入了密州,密州的辎重军械堆积如山,光是火药就有十余万斤,全数落入了华军的囊中,第二日,王成军与匆匆赶到的魏克思军团的先头部队在密州会师了。

        壮大了的山东军团稍事整顿,开始进军潍州。潍州形势险要,南有泰山山脉和沂山山脉交叉环抱,北濒渤海莱州湾,扼守着山东内陆腹地通往胶东半岛地区的咽喉,是掩护益都路的门户。坐镇益都路的忽必烈的第八子宁王阔阔出严令守卫潍州的元军不得再退,又从济南路,青州,兖州调集兵力,拼凑出十万人马部署在潍州一线。

        山东军团一面修筑进攻阵地,一面派出小部队清剿被隔断在胶州半岛的元军残军,到了4月中旬,胶东半岛再无元军一兵一卒,而赵胜的海军已经进入了莱州湾,摧毁了元军位于沿海的各处港口,并且在三山岛建立了海军基地,威胁着潍州元军的侧背,元军又开始面临被随时切断退路的危险。

        4月15日,一只船队驶入河谷,沿着潍水溯流而上直抵潍州,炮轰北城。元军派出纵火船偷袭船队,被船头从远处发炮一一击毁,元军的纵火船残骸在河面上燃烧成灰烬沉入河底。在船队的掩护下,华军开始在潍水架设浮桥。

        形势极度危机,潍州的元军面临覆没的危险,阔阔出所部战力薄弱,不敢与华军在此地展开决战,被逼无奈,只得下令退出潍州,将守军撤到青州,元军转进如飞,华军追之不及。元军收缩了战线后,在局部获得了兵力的优势,暂时阻住了山东军团的兵锋,但华军获得了潍州的战略要点后,兵力得到解放,大量的部队开始秘密的抽调南下,到了5月,徐州再度集结了近十万的兵力,第一军也补充完毕,恢复了战力。孙新的河南兵团也在曹州集结重兵,一左一右的铁拳形成了左右夹击之势,解决聚集在济宁路的元军主力,解放鲁中南的战役开始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新笔趣阁;https://www.xinbiquge.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网站内容更新可能不及时,请在上方扫码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本站域名也可能随时无法访问,下载app永久可以免费阅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