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岁末华年(四) (2 / 5)
不再需要任何激励鞭策,几人三下五除二的吃罢酒饭,匆匆下河去了。
燕喜师傅这回不再开溜了,她燕子戏水般的轻点着滑板在我们的周边来回穿梭着,不停的纠正着我们动作的失误。
“滑行的时候身子要微微半蹲前倾,减少阻力!”
“沙米汉,你还没有摔够是吧!长篙接触冰面要轻,如丝帛一般的轻柔!你那是石子击水,不摔你才怪!”
“秦冲快转方向!”
砰地一声,秦冲躲闪不及,滑板和人直接飞向了河岸,重重的摔倒在雪地,半天没爬起来。
如此跌跌撞撞的在渭水冰面之训练了整整一日,太阳落山的时候,我和秦冲、锅盔刘三人基本已经掌握了冰戏之术的全部要诀。
虽然不及官燕喜那样来去如风般的自如自由,但沿着一条直线滑下去已经没有任何问题。
沙米汉高大的个头吃了点亏,始终学不会使用长篙来控制方向,看来明日真要官燕喜派个伙计牵着他路了。
为了犒劳官燕喜的教导有方,更主要的是了却锅盔刘对于兰姑娘的相思之苦,我们又在桂之坊饮酒取乐了一个晚。
锅盔刘本名刘真儿,他的身世与秦冲一样,也是当年在北地九原郡至长安的驰道,爷爷好心收留的一个流民人家的乞儿。
刚到商队时,锅盔刘只有八九岁,只记得自己姓刘、小名真儿,其他的乡关何处、有无父母兄弟全都记不清了。
于是爷爷把他的姓氏和乳名连在一块,给他起了个官号:刘真儿。
刘真儿和我差不多同年,长期随我家商队在商道江湖厮混、没有多少管束之故,小伙儿甚是机敏、一表人才。
可这家伙有个癖好,是随商队每到一处,总会去店家的伙房找锅盔吃,兜里从来都少不了几块锅盔,有事没事总会拿出小块来“嘎嘣嘎嘣”咀嚼个不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燕喜师傅这回不再开溜了,她燕子戏水般的轻点着滑板在我们的周边来回穿梭着,不停的纠正着我们动作的失误。
“滑行的时候身子要微微半蹲前倾,减少阻力!”
“沙米汉,你还没有摔够是吧!长篙接触冰面要轻,如丝帛一般的轻柔!你那是石子击水,不摔你才怪!”
“秦冲快转方向!”
砰地一声,秦冲躲闪不及,滑板和人直接飞向了河岸,重重的摔倒在雪地,半天没爬起来。
如此跌跌撞撞的在渭水冰面之训练了整整一日,太阳落山的时候,我和秦冲、锅盔刘三人基本已经掌握了冰戏之术的全部要诀。
虽然不及官燕喜那样来去如风般的自如自由,但沿着一条直线滑下去已经没有任何问题。
沙米汉高大的个头吃了点亏,始终学不会使用长篙来控制方向,看来明日真要官燕喜派个伙计牵着他路了。
为了犒劳官燕喜的教导有方,更主要的是了却锅盔刘对于兰姑娘的相思之苦,我们又在桂之坊饮酒取乐了一个晚。
锅盔刘本名刘真儿,他的身世与秦冲一样,也是当年在北地九原郡至长安的驰道,爷爷好心收留的一个流民人家的乞儿。
刚到商队时,锅盔刘只有八九岁,只记得自己姓刘、小名真儿,其他的乡关何处、有无父母兄弟全都记不清了。
于是爷爷把他的姓氏和乳名连在一块,给他起了个官号:刘真儿。
刘真儿和我差不多同年,长期随我家商队在商道江湖厮混、没有多少管束之故,小伙儿甚是机敏、一表人才。
可这家伙有个癖好,是随商队每到一处,总会去店家的伙房找锅盔吃,兜里从来都少不了几块锅盔,有事没事总会拿出小块来“嘎嘣嘎嘣”咀嚼个不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