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入泮礼 (1 / 2)
“我嫂嫂还说了别的什么吗?”李延庆将牙人付身牌重新裹好,交给了身后的李石。
夕颜低着头,轻声答道:“没有,大娘子只吩咐了奴婢这一件事情。”
“是吗。”李延庆摆了摆手:“你先退下吧。”
“喏。”夕颜保持着低头弯腰的姿态,缓步退到了走廊的边上,给李延庆和李石让开了道。
保持着恭谦的姿势一小会,夕颜瞥见李延庆两人远去,便直起身,迈着静步从刘从义所居住的客房门前走过。
夕颜扭头瞄了一眼客房的深红色大门,听见其中发出的窸窣声响,秀眉微皱,略有所思。
行了几步,见前方出现个端着满满一托盘饭菜的青衣小厮夕颜认出这小厮是在后厨打杂的,便算了算时间,目前应该刚刚巳时过半,离用餐的午时还有些时候。
夕颜迈出右脚拦在小厮的面前,下颌高抬,眼中满是傲慢:“你这些饭菜,是要给谁送去的?”
李府中的仆役也分三六九等,夕颜是长房媳妇吴氏的陪嫁侍女,还是十二名陪嫁侍但这广文馆并不常设,只在每年的八月份至来年的三月份开设,专门用来接收外地入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官宦子弟,同时这广文馆也并不教授任何经史知识。
除此三馆外。。国子监内还开设有十余门杂学,譬如史学和算学。
相比起这两个科目,律学却显得热闹得多,因为史学和算学这两科今年一名新生都未能招到。
史科亦是科举考试中的一科,专门替朝廷录取编写史书的人才,光一听就知道这科目没多少前程。
而且这史科每年的录取人数还极少,毕竟编写史书的官员数目需求不多,有那么十余名就足够了。
往往是老史官退休了,朝廷才会在当年报考史科的考生中录取一到两人。
所以今年的五十二名新生,选择史学的是半个人都没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夕颜低着头,轻声答道:“没有,大娘子只吩咐了奴婢这一件事情。”
“是吗。”李延庆摆了摆手:“你先退下吧。”
“喏。”夕颜保持着低头弯腰的姿态,缓步退到了走廊的边上,给李延庆和李石让开了道。
保持着恭谦的姿势一小会,夕颜瞥见李延庆两人远去,便直起身,迈着静步从刘从义所居住的客房门前走过。
夕颜扭头瞄了一眼客房的深红色大门,听见其中发出的窸窣声响,秀眉微皱,略有所思。
行了几步,见前方出现个端着满满一托盘饭菜的青衣小厮夕颜认出这小厮是在后厨打杂的,便算了算时间,目前应该刚刚巳时过半,离用餐的午时还有些时候。
夕颜迈出右脚拦在小厮的面前,下颌高抬,眼中满是傲慢:“你这些饭菜,是要给谁送去的?”
李府中的仆役也分三六九等,夕颜是长房媳妇吴氏的陪嫁侍女,还是十二名陪嫁侍但这广文馆并不常设,只在每年的八月份至来年的三月份开设,专门用来接收外地入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官宦子弟,同时这广文馆也并不教授任何经史知识。
除此三馆外。。国子监内还开设有十余门杂学,譬如史学和算学。
相比起这两个科目,律学却显得热闹得多,因为史学和算学这两科今年一名新生都未能招到。
史科亦是科举考试中的一科,专门替朝廷录取编写史书的人才,光一听就知道这科目没多少前程。
而且这史科每年的录取人数还极少,毕竟编写史书的官员数目需求不多,有那么十余名就足够了。
往往是老史官退休了,朝廷才会在当年报考史科的考生中录取一到两人。
所以今年的五十二名新生,选择史学的是半个人都没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