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时空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五好青年 > 第三二八章 夺权 (3 / 6)

第三二八章 夺权 (3 / 6)

        既然这样程知府也就干脆闭嘴了,然后李觉斯被抬走,至于他的抄家由杨寰负责,这时候已经带着一队荡寇军启程,估计已经出了广州城,李觉斯家是东莞的,现代还有纪念馆呢,这样算起来明天杨都督的横财就可以进账了,这种事情必须得快,不能给他家人留出卷财逃跑的机会。

        坚决不能出现抄圆嘟嘟家那样的错误。

        紧接着押出的是梁士济,不过他没有受伤,实际上他已经到下面等着黄士俊二人了,杨信是因为他在下面接黄士俊才一并拿下,他是本地人,这时候家里人已经拿着会票等着,所以押出来之后直接回家,只不过五千两会票直接揣进杨都督钱袋。

        不得不说这个保释金真好。

        实际上除了杨都督抄家,这项制度已经成了九千岁主要财源,到现在实行不到一年,光田尔耕和许显纯就给他捞了五十多万保释金。

        只不过搞得官不聊生就是另一回事了。

        但对于九千岁来说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银子到手,再说做这种事情田尔耕那些人都有数,他们很清楚哪些人可以下手,哪些人油水最多,京城豪门勋贵无数,没有人比他们这些更熟悉了。百十万两银子对这些家伙算不了什么,毕竟那也是抄出七千万的地方,至于放到整个大明就更不值一提,总之这项恶政正在成为大明内库的重要支柱。

        以至于户部都眼红了。

        户部尚书亓诗教多次提出应该分赃。

        就像万历时候的矿税之类一样,户部,内库,皇帝的小金库,三家定一个瓜分的比例,甚至要求和万历时候一样户部拿五成。

        当然,这是肯定不行的。

        九千岁可不是卢受那么好对付。

        总之这个问题还在纠缠中,不过杨信估计着九千岁最后还是会意思一下,毕竟吃独食总是不好的。

        而且接下来还有那些税监给他捞的,这些税监早就已经放出去了,而且九千岁总共给了他们一百万定额,也就是说这些类似巡视员的税监必须给他带回总计一百万两,谁完不成任务一律吊死,反正内官的生死就他一句话。不过算起来并不多,这年头当官的都有钱,海瑞那样的才是不正常存在,官不聊生就官不聊生吧。

        银子到手才是最重要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