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5章 太上皇的忧虑 (3 / 4)
历代皇帝特别在意史书上对自己的记载,凡是对自己有利的事,必书无疑;凡是对自己不利的事,万万不可见诸史册。
唐朝之前,史官记载帝王言行举止很严格,什么事都敢记载,皇帝还无权干预,看不到史书对自己的记载。
然而自从到了唐朝,这种风气被唐太宗李世民打破了。
夺位杀兄嘛,这么大事搁谁身上都会担心史官如实描述,所以李世民经常找史官谈话,顺便看看新编的史书,以及提出不少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自那以后,很多皇帝没事就将本朝新修的史书拿过来“瞧一瞧”,篡改历史之事开始变得频繁,历史逐渐朝着扭曲的方向发展。
皇权之下,屠刀强过笔杆子,谁敢跟皇帝对抗?如果有,下场往往很凄惨!
天武朝的史官牧冶认为,天武帝还算好的,没有过多的干预史书记载。
天武帝对于他曾经杀官、杀商、杀文人的种种“秽迹“,从来没有要求史官们抹掉,反而放出话来“直书其事,不掩朕瑕,该怎么记就怎么记,朕不惧!”
这等死猪不怕开水烫的魄力,让史官们颇为敬佩,惊为天人。
他们不仅不黑天武帝,反而还一个劲的赞扬,各种春秋笔法运用的炉火纯青!
牧冶认为,天武帝的爹崇祯帝,在这方面很不行,便如这次的事,就稍微改了几笔,混了几个功劳,就把他给乐的,格局太小了!
最终,太上皇心中的石头彻底放下了,美滋滋的离开了,也不提立字据了。
新年的爆炸,元宵的灯火,充斥着南京城的夜空。
元宵节的这天,皇宫中的灯火比民间早一些亮。
傍晚,紫禁城内人影幢幢,各处殿宇的屋檐下亮起了一盏盏灯笼,连城一片通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唐朝之前,史官记载帝王言行举止很严格,什么事都敢记载,皇帝还无权干预,看不到史书对自己的记载。
然而自从到了唐朝,这种风气被唐太宗李世民打破了。
夺位杀兄嘛,这么大事搁谁身上都会担心史官如实描述,所以李世民经常找史官谈话,顺便看看新编的史书,以及提出不少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自那以后,很多皇帝没事就将本朝新修的史书拿过来“瞧一瞧”,篡改历史之事开始变得频繁,历史逐渐朝着扭曲的方向发展。
皇权之下,屠刀强过笔杆子,谁敢跟皇帝对抗?如果有,下场往往很凄惨!
天武朝的史官牧冶认为,天武帝还算好的,没有过多的干预史书记载。
天武帝对于他曾经杀官、杀商、杀文人的种种“秽迹“,从来没有要求史官们抹掉,反而放出话来“直书其事,不掩朕瑕,该怎么记就怎么记,朕不惧!”
这等死猪不怕开水烫的魄力,让史官们颇为敬佩,惊为天人。
他们不仅不黑天武帝,反而还一个劲的赞扬,各种春秋笔法运用的炉火纯青!
牧冶认为,天武帝的爹崇祯帝,在这方面很不行,便如这次的事,就稍微改了几笔,混了几个功劳,就把他给乐的,格局太小了!
最终,太上皇心中的石头彻底放下了,美滋滋的离开了,也不提立字据了。
新年的爆炸,元宵的灯火,充斥着南京城的夜空。
元宵节的这天,皇宫中的灯火比民间早一些亮。
傍晚,紫禁城内人影幢幢,各处殿宇的屋檐下亮起了一盏盏灯笼,连城一片通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