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时空 > 历史军事 > 回到大唐当皇帝 > 第四百六十七章 情急之下,胡言乱语 (1 / 3)

第四百六十七章 情急之下,胡言乱语 (1 / 3)

        “陛下,沙坨将军遇刺之事,绝非儿臣捏造,洛阳总管,临淄王李隆基亦知情。”

        隆基也知道?

        嘶,李显捋捋长须,立场重新动摇。

        若说对自己的亲儿子李俊,由于姚绍之的挑拨,他现在是不甚相信的,可对临淄王李隆基,他却多了一份局外人的看重。

        这个孩子年少英武,又公平持正,绝对不是一个颠倒黑白的人。若说是他也知情,那说不定是确有其事的。

        李显没说话,李俊在阶下,揣度着他的真实心意,正欲再接再厉,武三思便不甘寂寞的跳了出来。

        在这样关键的时刻,他怎能让李俊得逞。

        “太子殿下,宋光禄现今远在洛阳,你无凭无据便参劾于他,是否有乘人之危之嫌。”

        “启禀陛下,老臣与宋光禄多有交往,深知宋之问贪恋文辞之道,对朝堂之事并不愿多参与。更何况,沙坨忠义乃是败军之将,其所言不过是为了让自己脱罪罢了,老臣认为,不可尽信。”

        三思说的也有道理,李显对沙坨忠义的败绩本就怨言颇多,实际上是不愿意相信他的,有了武三思的分析,他更觉得是这个败军之将在故意混淆视线。

        “郡王,今日我亲自参劾,必定是有真凭实据,宋光禄朝廷重臣,非有确凿证据,我也不会如此。”

        李俊看向武三思,眼神凶狠,如今脸皮是早就已经撕破了的,只是在李显的面前,还得勉强留着一点体面而已。

        他也不再给武三思留脸面,他的那些挨拶事项,能揭露一个是一个。

        宋之问此举,严格说来,是他们兄弟个人计划,武三思并不知情,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宋氏兄弟亦是武三思的同党,既然是一个圈子里的,他们做的恶事,由武三思来扛着,那是理所当然。

        就连此刻的武三思内心也是这样的想法,若不然,他也不会跳出来为他们辩解了。

        “太子,你有什么证据,拿上来看看。”李显发话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