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北国铁幕(下) (1 / 4)
网站内容更新可能不及时,请在上方扫码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本站域名也可能随时无法访问,下载app永久可以免费阅读小说。
“成功的女人的背后,有一大群男人在后面订。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也要有那么一群女人推,”这话是大明瑞王朱常浩说的,为什么说这句话,还不是一点感慨,浮上心头。
原因是现在的大明的婚姻制度是一夫多妻制,越是成功的男人,后面就有好几个女人,当然,如果男人的功能不行,那个玩意少一点也可以。
正月二十八,已经草长莺飞二月天了,汉江边上,孩童们已经到王府所属的教育部所修建的学堂里面上学去了。
随着汉江流域的四十二个府县,去年开始实行适龄稚儿强制上学以来,保证一个村庄要有一个学堂之后,人们都非常感谢瑞王爷办的仁政,积极将孩子送去读书,毕竟在大明人的眼中,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每天早晨,在薄雾中,孩童们背着书包,去学堂里面读书的时候,那种平仄的朗读生,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希望和生机。
学堂里面的教学科目也有了很大的丰富,有经学,算学,格物学,最主要的还有兵事学。
兵事学也叫国防教育学,朱常浩要从小培养孩子的爱国心,特别是里面的那种开疆拓土,马上封侯的思想推到一个很崇高的地步。
对于一些儒家的经典,进行恢复还原。例如“以德报怨”的故事,朱常浩直接让人恢复原话,“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对于先秦法家的经典,墨家的经典,也进行了背诵。
虽然有些童生,秀才对此很是反对,说朱常浩改变老祖宗的教法,朱常浩直接将反对的这些秀才们从学堂里面开革出去。
说实话,这个时候的大明,一个四口之家的农人家庭,一年必须要有十二块银元的收入,才可以支配活下去。学堂里面的那些先生,夫子们,朱常浩直接是一个月三块银元,一年十二个月三十六银元。为了解决病患,在集镇的地方,还设立了医馆。
医馆里面的郎中,一个月的俸禄也是三元,当然还有四元,五元,最高的是六元的,这是按照艺术的高低,和医馆里面担任的职位决定的。
每个府县还设立了讼师,这主要是对那些衙门里面的判决进行监督和辩护的人。这些人每个月的基本俸禄也是三元,当然,如果有人请,那讼师还要收费的。
现在,从汉江流域来说,教书的夫子,医馆的郎中,诉讼的讼师,这三大职业是薪水很高的,因为这关系这大明帝国未来的构架方向。
俸禄最高的是兵卒,但那是一个高危行业,一旦不小心,就是刀口上舔血要命啊,高收入的同时,也是高风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网站内容更新可能不及时,请在上方扫码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本站域名也可能随时无法访问,下载app永久可以免费阅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