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洞察 (1 / 4)
网站内容更新可能不及时,请在上方扫码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本站域名也可能随时无法访问,下载app永久可以免费阅读小说。
辽东盛京的勤政殿里,皇太极,范文程,宁完我,鄂托在互相评估着这次“戊辰盟誓”的内容,猜想着朱常浩在这里“盟誓”里面的陷坑。
只是他们再如何猜想,也不可能拥有未来四百年的见识,一眼看出里面的文字陷阱,所包含的经济瓦解和文化瓦解。这也说明,他们的眼光决定了未来的高度。
朱常浩的眼光可以延伸时空四百年,他皇太极没有这个本事,就是吃驴鞭也达不到啊!
皇太极最终和三位臣子达成了共识,对于“戊辰盟誓”持观望态度,不反对也不赞成。
登州府,后堂。
朱常浩随意说的《霸王卸甲》琵琶曲,让徐拂内心波动不已。只是徐拂这位三旬美妇会错了意,以为自己是王爷的虞姬。
“琵琶声停欲语迟”,这本是白乐天的《琵琶行》的原句,现在放在朱常浩和徐拂之间也是恰当的。
徐拂的一曲《霸王卸甲》弹奏完毕,却发现王爷用右手支着下巴,似乎已经沉醉在这音乐里面。
话说女为悦己者容,乐为知己者奏,徐拂本以为自己的琵琶演奏技巧已经让王爷非常欣赏了,最后欣赏的都支起下巴凝神静听。
只是这凝神静听,也半天不见王爷的一点声响,她放下琵琶,走进一看,朱常浩闭着眼睛,均匀地呼吸着。
徐拂顿时气得三佛升天,本想去揪朱常浩的耳朵,让他明白老娘是不好糊弄的,只是想到身边的这位不是乡下的怕老婆的土财主,而是大明的贤王,悻悻然收住了手。
再仔细一看,睡着的王爷虽然表面上看起来精神奕奕,但眼角里面,那丝疲惫谁也掩饰不了。
可以这样说,在整个大明朝,谁也没有朱常浩更清醒华夏民族未来的走向。
两万万大明百姓都在朱常浩的手里面握着,虽然平时看起来他没心没肺,这也只是朱常浩平时自我减压的一种方式。
徐拂将一块毛毯轻轻地披在朱常浩的背上,作为武功已经达到豹鸣阶段,对外面的风吹草动是异常的精心的朱常浩。毛毯刚放在身上,浩就清醒过来,举目看到徐拂关爱的表情,心里不禁一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网站内容更新可能不及时,请在上方扫码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本站域名也可能随时无法访问,下载app永久可以免费阅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