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袁绍的惶恐 (2 / 6)
		        以袁绍种种作为,要不是其叔父袁隗一家老小被董卓所杀。。真让人怀疑这厮是不是董卓派到关东的卧底……
盟主尚且如此自私,别的诸侯怎么可能一心为公?
现如今关东是二袁相争,袁术阵营起码有个陶谦向中牟派来三千精兵,依附于袁术的孙坚更是关东唯一跟董卓打仗的诸侯,算是为朝廷做了贡献。反观袁绍阵营,即没有部队与董卓作战,也不派兵送粮支援朱儁,还在孙坚屁股后面捅刀子,贡献没有,破坏有干,朱儁自然不会对袁绍有好感。
关东诸侯各自割据一方,朱儁得不到有力支援,日子非常难过。
董卓派李傕和郭汜抵御朱儁,朱儁挥师西进被击退,部队得不到补充,钱粮军饷更是捉襟见肘,仅占据了五县之地的朱儁越发艰难。
李傕、郭汜看准朱儁虚弱,前不久联合张济率领步、骑兵数万人袭击中牟,大败朱儁,并沿途抢掠陈留、颖川两郡所属各县,所过之处,烧杀掳掠,人民几乎死尽。
此役让朱儁损失惨重,依托中牟屯兵变得更加困难。
强敌在侧,据点残破难以养兵,朱儁放弃中牟并不奇怪。
关键是朱儁下一步的打算!
离开原来的根据地,得找新的容身之地。
弃中牟往北,河内大部分是王匡地盘,西边几个县被李傕和郭汜占据,没有朱儁容身之处;再往北是上党,上党太守张杨是并州本地人,在上党几年平定了山贼甚有人望,而且张杨和吕布关系非常好,抢了上党不打紧,很可能遭董卓阵营的并州军报复,怎么看都不适合成为新的根据地。
王匡和张杨都是汉室诸侯,参加过讨董,没有劣迹,以朱儁的立场。其实是没有理由抢夺两人地盘的。事实上,朱儁的确没有抢河内和上党。
那么朱儁的部队到底在哪里?
进入河内境后消失,没有北上,没实力西进碰董卓,向南就退回原点,看起来朱儁所部只有向东这个选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盟主尚且如此自私,别的诸侯怎么可能一心为公?
现如今关东是二袁相争,袁术阵营起码有个陶谦向中牟派来三千精兵,依附于袁术的孙坚更是关东唯一跟董卓打仗的诸侯,算是为朝廷做了贡献。反观袁绍阵营,即没有部队与董卓作战,也不派兵送粮支援朱儁,还在孙坚屁股后面捅刀子,贡献没有,破坏有干,朱儁自然不会对袁绍有好感。
关东诸侯各自割据一方,朱儁得不到有力支援,日子非常难过。
董卓派李傕和郭汜抵御朱儁,朱儁挥师西进被击退,部队得不到补充,钱粮军饷更是捉襟见肘,仅占据了五县之地的朱儁越发艰难。
李傕、郭汜看准朱儁虚弱,前不久联合张济率领步、骑兵数万人袭击中牟,大败朱儁,并沿途抢掠陈留、颖川两郡所属各县,所过之处,烧杀掳掠,人民几乎死尽。
此役让朱儁损失惨重,依托中牟屯兵变得更加困难。
强敌在侧,据点残破难以养兵,朱儁放弃中牟并不奇怪。
关键是朱儁下一步的打算!
离开原来的根据地,得找新的容身之地。
弃中牟往北,河内大部分是王匡地盘,西边几个县被李傕和郭汜占据,没有朱儁容身之处;再往北是上党,上党太守张杨是并州本地人,在上党几年平定了山贼甚有人望,而且张杨和吕布关系非常好,抢了上党不打紧,很可能遭董卓阵营的并州军报复,怎么看都不适合成为新的根据地。
王匡和张杨都是汉室诸侯,参加过讨董,没有劣迹,以朱儁的立场。其实是没有理由抢夺两人地盘的。事实上,朱儁的确没有抢河内和上党。
那么朱儁的部队到底在哪里?
进入河内境后消失,没有北上,没实力西进碰董卓,向南就退回原点,看起来朱儁所部只有向东这个选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