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时空 > 历史 > 正说三国 > 第二百二十章桓温北伐 (1 / 3)

第二百二十章桓温北伐 (1 / 3)


网站内容更新可能不及时,请在上方扫码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本站域名也可能随时无法访问,下载app永久可以免费阅读小说。

        晋穆帝永和十年(甲寅,公元354年)春季,正月,张祚自称凉王,改建兴四十二年为和平元年。立妻子辛氏为王后,儿子张太和为太子。封弟弟张天锡为长宁侯,儿子张庭坚为建康侯,张曜灵的弟弟张玄靓为凉武侯。设置了百官,在郊外祭祀天地,使用天子的礼节器乐。尚书马岌恳切地加以劝谏,被加罪免官。郎中丁琪又劝谏他说:“我们自从武公张轨以来,历代谨守臣下的节义,胸怀忠诚,行事谦恭五十多年,所以才能用区区一州的兵众抵抗整个天下的敌人,虽然士兵连年征战,但百姓并不诉说困倦。殿下的功勋与德行并没有高出先公,然而却迫不及待地谋求改变命运,臣下没见过这样做能行得通的。那些士兵百姓之所以能够听命,远方的部族之所以能归附向往,就是因为我们能尊奉晋皇室的缘故。如今您自尊为帝,则会内外离心,还怎么能够靠一隅之地抗拒天下的强敌呢!”张祚勃然大怒,在宫殿前把丁琪杀掉了。

        过去魏国投降过来的将领周成造反,从宛县出发袭击洛阳。辛酉(十三日),河南太守戴施逃奔到鲔渚。

        前秦丞相苻雄攻克司竹。胡阳赤逃奔到霸城,依附了呼延毒。

        中军将军、扬州刺史殷浩连年北伐,士兵屡屡被打败,粮饷武器全都消耗殆尽。征西将军桓温借朝野上下对殷浩的怨愤,上书列举殷浩的罪行,请求将他黜免。朝廷不得已,将殷浩免官,贬为庶人,流放到东阳郡的信安县。从此,朝廷内外的大权统统集中在桓温手里了。

        殷浩年轻时就和桓温齐名,双方暗自争胜,不相上下,但桓温经常轻视他。殷浩被废黜以后,虽然忧愁怨愤之情不形于色,但常常用手在空中书写“咄咄怪事”四个字。过了很久,桓温对手下的属官郗超说:“殷浩有德行,善言辞,假如以前让他出任尚书令或仆射,足以成为百官的楷模,朝廷对他的任用,配

        不上他本身的才能。”桓温准备任命殷浩为尚书令,写信告诉了他。殷浩对此欣然应允,在准备送出复信时,担心信中还有不妥之处,便拆开封检查了十多次,最后忙中出错,送达桓温手里的竟然只是一个空信封。桓温勃然大怒,从此断绝了启用殷浩的想法,殷浩死于流放之地。任命以前的会稽内史王述为扬州刺史。

        二月,乙丑(疑误),桓温统领步兵和骑兵四万人从江陵出发。水军从襄阳进入均口,抵达南乡;步兵从淅川直奔武关。命令司马勋出子午道去讨伐前秦。

        前燕国卫将军慕容恪包围了鲁口。三月,攻下了该地。吕护逃奔到野王,派弟弟上表向前燕谢罪,前燕任命吕护为河内太守。

        姚襄派遣使者向前燕投降。

        前燕国主慕容俊任命慕容评为镇南将军,都督秦、雍、益、梁、江、扬、荆、徐、兖、豫十州诸军事,权且镇守洛水。任命慕容强为前锋都督,督察荆、

        徐二州,缘淮诸军事,他率兵前进,占据了黄河以南。

        桓温的另一位将领攻打上洛,俘获了前秦荆州刺史郭敬,继续前进,又攻破了青泥。司马勋夺取了前秦的西部边陲地带,前凉秦州刺史王擢攻打陈仓以接应桓温。前秦国主苻健派太子苻苌、丞相苻雄、淮南王苻生、平昌王苻菁、北平王苻硕率领五万兵众驻扎在柳,以阻击桓温。夏季,四月,己亥(二十二日),桓温与前秦军队在蓝田交战。前秦淮南王苻生单枪匹马冲入敌阵,往返十多次,杀死杀伤了众多的东晋将士。桓温督促兵众奋力拼搏,前秦军队终于被打得大败。将军桓冲又在白鹿原打败了前秦丞相苻雄。桓冲是桓温的弟弟。桓温转战前进,壬寅(二十五日),到达灞上。前秦太子苻苌等退守驻扎在城南,前秦国主苻健与六千老弱民众固守长安小城,把三万精锐兵士全部派出,让大司马雷弱儿等人与苻苌会合兵力,以抵抗桓温。三辅地区的郡县全都投降。桓温安抚告谕当地居民,让他们安居复业,当地的百姓争先恐

        后地带着酒肉迎接慰劳桓温的部队,男男女女夹道围观,有些老年人还激动地流下了眼泪,说:“没想到今天又见到了朝廷的军队!”

        前秦丞相苻雄率领骑兵七千人在子午谷袭击司马勋,司马勋的部队被攻破,退守女娲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网站内容更新可能不及时,请在上方扫码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本站域名也可能随时无法访问,下载app永久可以免费阅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