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时空 > 历史军事 > 三国中的仙与大王 > 【038】各人去留 (1 / 6)

【038】各人去留 (1 / 6)


网站内容更新可能不及时,请在上方扫码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本站域名也可能随时无法访问,下载app永久可以免费阅读小说。

        【若能在12点前码出一章,那就发;如果不能,那就明天早上。】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汉以孝治国,号称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的《孝经》,自然被奉为圭臬。而“身体发肤…”这一句话,也因此广为流传。

        如今这高丹直接化作虚无,别说是留有全尸,压根连一缕头发都没剩下。高鲁若要为其兄长料理后事,则唯有“衣冠冢”一途可供考虑了。

        自春秋战国至两汉,“二元灵魂观”盛行于世。这种观点认为,人体由魂与魄结合而成。

        “人生始化曰魄,既生魄,阳曰魂。”

        身死之后,魂魄分离,“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接下来,人就进入了死后世界。

        不同于后世“阎王判官、孟婆无常”的阴府地狱的那一套,在汉时人的认知中,“死后世界”有着类似世间郡县的一套官僚管理体系。

        两汉丧葬中的告地策、震墓文、买地券中,就“记载”了大量的地下官吏---

        地下丞、冢丞、冢令、墓伯、墓黄、地下二千石、丘丞、陌上游徼、蒿里父老、西冢公伯等等。

        汉时的人相信,人死之后,魄归于地,在这些地下官吏的管辖之下,他们将开始一段类似生前的“死后生活”。

        由此,两汉时人,自皇帝至黔首,“事死如事生”,特别的重视丧葬之事。“以厚葬为德,薄终为鄙”。

        皇帝之中,以汉成帝为最甚。先修昌陵、后起延陵,“作治数年,天下遍被其劳,国家罢敝,府臧空虚,下至众庶,熬熬苦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网站内容更新可能不及时,请在上方扫码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本站域名也可能随时无法访问,下载app永久可以免费阅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