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零八六章:科举考试 (1 / 4)
网站内容更新可能不及时,请在上方扫码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本站域名也可能随时无法访问,下载app永久可以免费阅读小说。
(新书启航,请喜欢本书的朋友们,以推荐票、收藏支持)
光阴如箭,岁月如梭,不知不觉中已到九月二十九。
这一天,也是科举考试的乡试。
自从行文下发天下十道三百六十多州后,天下反响热烈,一些各地举荐的有才之士将于这一天参与科举乡试。
科举考试共分明经、进士、明农、明法、明算、明医、明工七个科目,其优者将于明年五月赶赴长安,参加礼部主持的会试。
由于这是柴令武起草的全新科考制度实在太过严密繁琐,仓促之间,这一届科考不得不简而为之。
天下三百六十个州府举行的乡试,由当地州府衙门主持。
而朝廷与礼部为了掌握到改制后的科举考试的第一手资料,所以将长安城里的长安、万年两县的考生,以及新丰、蓝田、雩县、武功、奉天、丰泉、云阳、三原、栎阳、渭南等地处京畿周围诸县的考生却统一到长安城内的国子监考试。
关内京畿道的其他地方,则下派礼部、刑部、大理寺、御史台官员到现场监考。
柴令武是礼部最年轻的官员,地位仅次于尚书、侍郎之下,由于他是新式科举的创始人,理所当然的被任命为国子监考场主考官。
国子监是一个独立的教育机构,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
武德年间,国子监有教师二十四人,学额为三百人,生员皆为贵族子弟。李世民登基之后,有鉴于学额与规模不成比例,便将学额扩大为五百人。
国子监位于皇城南下方的务本坊,与崇仁坊只有一街之隔,内里屋宇连绵、红墙绿瓦,气派俨然,尽显大唐第一学府之大气度。
天尚未亮,国子监门前大街已然挤满了来自各地的考生与家属仆从,还有叫卖的商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网站内容更新可能不及时,请在上方扫码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本站域名也可能随时无法访问,下载app永久可以免费阅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