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时空 > 历史军事 > 三国幼麟传 > 第二百一十章 名士风流 (1 / 7)

第二百一十章 名士风流 (1 / 7)

        军师府书房内,诸葛亮与姜维二人畅所欲言,谈论国家大事,酣畅淋漓,各有启发。

        而在工室内,黄月英与马钧亦相互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两人皆是当世巧思之辈,交谈间不断有灵感的火花碰撞出来,一番研讨下来,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时光悠悠,不知不觉快到午膳时分,诸葛亮便留了姜维、马钧二人用膳。

        时黄月英心中快慰至极,亲自下厨做了几个拿手好菜招待。

        她不仅精通百工,掌勺颠厨之术亦是登堂入室、炉火纯青。

        虽然只是几道家常菜色,但姜维与马钧略一品尝,竟然鲜得差点将舌头都咽将下去;直把主位上的诸葛亮瞧得莞尔不止。

        饭罢,童子重新奉茶。

        诸葛亮捧起茶杯,吹去水面上泛起的一缕烟气,缓缓道:

        “吾观德衡有思绫机之变,又能察连弩之妙,可见于军民器物皆有研究,乃当世之大才也。”

        顿了一度,忽笑着作邀道:

        “杨仪杨威公本为大司马府兵曹掾,但朝廷接下来会经略汉中,对他另有重用,故而兵曹掾一职即将空置。不知德衡可愿屈尊接掌此职,为朝廷、为百姓尽一份心力乎?”

        兵曹掾,秩比三百石,位虽不高,但主一国一府之兵事器械,权限极大;而能以本身引以为傲的才华经世济民、造福一方,更是马钧毕生之夙愿。

        此刻面对着诸葛亮明白无误的招揽之语,他满腔的热血陡然上涌,面色登时涨得通红,瞧着神色,显然是陷入震惊与狂喜之中。

        但见他深吸一口气,趋步行至诸葛亮身前,郑重行了一个大礼,朗声道:“不…不敢请耳,固…固所愿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