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时空 > 历史军事 > 三国幼麟传 > 第三百零二章 代汉者当涂高 (2 / 4)

第三百零二章 代汉者当涂高 (2 / 4)

        刘焉即刘璋之父,传闻他自求出任益州牧,就是听信了董扶“益州有天子气”之言。

        诸葛亮知道,益州或许有天子气,但刘焉、刘璋父子并没有天命眷顾。

        董扶之下,论声望,便属任安为先,此人不但学术有名,也以仁义德行著称,先后教出杜微、杜琼、何宗三个名震巴蜀的大儒。

        任安贤则贤也,但若要论及影响,周舒才是谶纬一派真正的预言师。

        在数十年之前,就有人问他,“代汉者当途高”何解?

        周舒解答说,当途高者,魏也。

        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曹操尚未成气候,当时也没什么人信。

        但大约在预言二十年后,曹操一统中原、河北、关中,被封为魏公,不久又进为魏王,

        于是乎,天下间但凡相信谶言之人,几乎都确认曹操将会代汉了。在传言的发源地益州,这种传闻更是喧嚣尘上,不可一世。

        益州本土派的世家中,很多人并不看好刘璋,更不期待刘备,而是盼着曹操早日到来。

        又于是乎,刘皇叔入蜀遭遇了异乎寻常的困难。张任的殊死抵抗或许不是为刘璋,而是为了故土不再落入除曹操之外的其他诸侯之手。

        甚至连远在汉中的张鲁,都对曹操心向往之。

        建安二十年(公元25年),曹操出征汉中。张鲁的谋士阎圃建议率部投靠刘备,结果张鲁怒道:

        “宁为曹公作奴,不为刘备上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