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十七章 守株待兔 (2 / 5)
“嘶……”鲁肃十分惊异:“这孔明好快的速度。”
周瑜却似乎一点也不感到奇怪:“此人思虑周全而敏捷,行事雷厉风行,智谋更是当世罕有,更令人心惊者,此人如今不过才十七八岁年纪,若让他再到这战场上磨砺几年,必为我东吴心腹大患。”
鲁肃点头表示赞同:“公瑾说的不错。只是观眼前战局,敌军数量想必不在少数,以我等这区区数百亲兵,如何能够救得下函谷关?”
周瑜眉间,露出了淡淡的悬针纹,只见他眼珠轻轻转动,手中的马鞭,忽然在另一只手的手掌中拍打了一下。
“事到如今,唯有如此了。”
“公瑾有何妙计?”
“眼下,主公和伯符,正在恋战不舍,而我军在函谷关中,还有不下七八万守军,即便有人前去通报战事,他们也必然认定函谷关足以坚守一时,不至于轻易被朝廷兵马夺回。因此,要想让他们即刻率军回援,便只有一法。”
鲁肃看着周瑜带着几分坚决还有几分疯狂的神色,不由得心中升起了一股不妙的预感。
“公瑾,你莫非……这万万不可!”
周瑜却一把抓住了他正在摇摆的双手,双眼紧紧盯着他,十分坚定地说道:“如今情势,复有何法?伯符与我情同手足,主公待我与子侄无异,只有我身陷险境,随时都有被敌军击杀的危险,他们才会立即放弃眼前那已然唾手可得的战果,前来驰援,如此方能保住函谷关。”
“这……可是你也说了,关内我军尚有数万兵马,即便等主公他们巷战得胜归来,也为时未晚啊,公瑾何必冒此风险?这不妥,实在不妥……”
“子敬!”周瑜似乎有些懊恼起来:“你也是当世智者,怎会如此糊涂?”
鲁肃有些懵了:“何出此言?”
周瑜有些怒其不争的样子:“诸葛亮何许人也?他若指挥大军从关后突袭,岂会没有准备?你别忘了,关内还羁押着吴勤等一众守关军士。”
这下,鲁肃也有些惊慌起来,双目圆睁:“这……若是让他们冲出来,里应外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周瑜却似乎一点也不感到奇怪:“此人思虑周全而敏捷,行事雷厉风行,智谋更是当世罕有,更令人心惊者,此人如今不过才十七八岁年纪,若让他再到这战场上磨砺几年,必为我东吴心腹大患。”
鲁肃点头表示赞同:“公瑾说的不错。只是观眼前战局,敌军数量想必不在少数,以我等这区区数百亲兵,如何能够救得下函谷关?”
周瑜眉间,露出了淡淡的悬针纹,只见他眼珠轻轻转动,手中的马鞭,忽然在另一只手的手掌中拍打了一下。
“事到如今,唯有如此了。”
“公瑾有何妙计?”
“眼下,主公和伯符,正在恋战不舍,而我军在函谷关中,还有不下七八万守军,即便有人前去通报战事,他们也必然认定函谷关足以坚守一时,不至于轻易被朝廷兵马夺回。因此,要想让他们即刻率军回援,便只有一法。”
鲁肃看着周瑜带着几分坚决还有几分疯狂的神色,不由得心中升起了一股不妙的预感。
“公瑾,你莫非……这万万不可!”
周瑜却一把抓住了他正在摇摆的双手,双眼紧紧盯着他,十分坚定地说道:“如今情势,复有何法?伯符与我情同手足,主公待我与子侄无异,只有我身陷险境,随时都有被敌军击杀的危险,他们才会立即放弃眼前那已然唾手可得的战果,前来驰援,如此方能保住函谷关。”
“这……可是你也说了,关内我军尚有数万兵马,即便等主公他们巷战得胜归来,也为时未晚啊,公瑾何必冒此风险?这不妥,实在不妥……”
“子敬!”周瑜似乎有些懊恼起来:“你也是当世智者,怎会如此糊涂?”
鲁肃有些懵了:“何出此言?”
周瑜有些怒其不争的样子:“诸葛亮何许人也?他若指挥大军从关后突袭,岂会没有准备?你别忘了,关内还羁押着吴勤等一众守关军士。”
这下,鲁肃也有些惊慌起来,双目圆睁:“这……若是让他们冲出来,里应外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