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时空 > 历史军事 > 北宋最强大少爷 > 第558章 视察登州港 (1 / 5)

第558章 视察登州港 (1 / 5)


网站内容更新可能不及时,请在上方扫码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本站域名也可能随时无法访问,下载app永久可以免费阅读小说。

        这个冬天的登州会非常冷,所以这个首航专列全部携带的是大名府廉价的大豆和焦炭。

        这不是送给王拱辰,而是资源互换。登州港捕鱼业发达,鱼非常便宜,而大名府的饲料产业和工业上都要大量的鱼,鱼价一直坚挺。

        喔喔

        坐在车厢里,听着火车的汽笛,看着窗外沿途白茫茫的一片、现在已经全是北国风光。

        这一转眼恍如隔世,这是大魔王在大宋第一次做火车。上一次距离火车最近的时候,还是在叶无双的实验室,只算个ppt。

        那时所讨论的东西很空乏,大魔王让他们实事求是不要假大空,一步一步来。所以大家放低了目标,只设计了二十吨载重,时速七节的火车。

        那个年景寒碜啊,抚宁县到绥德县的铁路就是那样亏本运行的。

        就算是那样的载重,那样的速度,运行初期也出了许多的问题,各种各样的问题,协调调度问题,机械故障问题,各种毛病齐出。所有问题都在那种环境下慢慢解决的,不论是管理上,营运上,技术上,生产上等等每个环节一直在进步。

        直至青塘战争爆发,志愿军进河潢作战的时期,吕惠卿依托更合理的铁路所管理体系,大量上了二代火车营运,支持志愿军打赢了河潢战争。

        现在依托第三代蒸汽机成熟,大乘坐的这个首航专列也是第三代了,已经是十七节的速度,八十吨载重,携带了一共四节车厢,其中一车大豆,两车焦炭,另外一节车厢就是王使节团的“包间”,乃是临时加挂的。

        不过这是老许他们厂整体制造的车头,曹集的火车头是无法在十七节运行的,超过十四节速度后故障率特高,不是某一处的问题,是整体工艺达不到就是达不到。就像后世哪怕用的12纳米纸面数据,也被英特尔的14纳米吊着打,运行频率止步于4300谁都没办法,强行要上的代价就是几何式攀升的耗电、发热、故障率。牙膏虽然猥琐但是上5000的运行频率就跟喝水似的,附带的代价并不大。

        技术工艺有时就是这样任性,有技术真的可以为所欲为。

        当然客观的说火车头仍旧是曹集的好卖,换大采购也会买曹集的,曹集的火车头把航速降低到十三节后,也不见得比许浪山的难用多少,各项数据都能接受,还特么的贼便宜……

        专列开进登州时万人空巷,许多人都来凑热闹围观。登州人全是土包子,没见过这东西,且听说大名府的人带来了焦炭,能产生非常大的火力,帮助登州人过冬。

        有些吃瓜群众是自愿来凑热闹的,有些是王拱辰组织来“给面子”的,如此导致铁路所外围挤了水泄不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网站内容更新可能不及时,请在上方扫码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本站域名也可能随时无法访问,下载app永久可以免费阅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