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时空 > 军旅生涯 > 蓝天下的永恒 > 9、争取留队 (2 / 2)

9、争取留队 (2 / 2)

        父亲抱着希望对妈妈说:“团级干部家属返乡不是我一个人的事,大家都在下面嚷嚷开了……看看情况再说吧。”

        妈妈心情迫切地说:“不是看看情况再说,你们要积极反映情况,要争取机会。伞兵师团级军官家属都可以留队,为什么这里就不让呢?他们还是特种兵部队呢,说飞走就飞走了,还让家属留队呢。这里是海防部队,许久也不会挪个窝,团级军官家属为什么不能留队呢?……”

        妈妈态度坚决地说着,倾诉所有,一个心思想留队;再说,家属留队的人多了,部队成立幼儿园的事就更有希望了……这是环环相扣的事,有着内在联系。

        父亲听妈妈说着,一声不吭,他那眉宇间的“川”字越蹙越紧、越皱越大,模样格外严肃认真。他知道妈妈受了不少委屈,心中聚集着很多凄苦,说一些抱怨话也是可以理解的。

        那时,部队团级军官是守卫海岛的中坚力量,出现了林林总总、各式各样的活思想:有的团级军官不想守海岛了,诉苦诉怨地要求到后方去工作;有的满腹愁绪和无奈,确实属于家属返乡有困难的人员;还有的叫苦不迭发牢骚,打算申请转业到地方去工作,等等。

        身为一团之长的团长和政委感到问题不小,他俩在抱怨中倾听,在焦虑里思考,两人商议后,准备筹划向上级提出允许团级军官家属留队问题,以平息大家的不满情绪……这是部队建设的大事要事,牵一发而动全身,思想乱不得,也输不起。

        政委征求父亲意见时,父亲推心置腹地说:“现在大部分海岛都是以团级单位驻防,如果不让团级军官家属留队,非要他们过那种两地分居生活的话,势必会分散和影响到他们的精力。他们的思想若要不稳定、不安心,对巩固海防前线极为不利。”

        政委点点头,眼睛里闪现着赞同的光亮,坦诚相见地回应说:“我和团长也是这样考虑的。就算团级军官家属返乡,每年双方都有探亲假,来来回回,势必会牵扯到他们的精力……再说,团级军官的年龄也老大不小了,再这样动动荡荡没个稳定的家怎么能行呢!”

        政委开诚布公地表明了态度,父亲心里当然高兴喽。尤其是在这关键时刻,政委的话非常重要和管用。父亲坚信,其他海岛的团级军官也会这样反映问题的,这是潮流、是趋势,是个实实在在的问题,谁都绕不开、解不脱。

        几天来,妈妈心里是七上八下、惴惴不安,一直担心要塞若是不改变这一决定的话,她还要面对返乡问题……这种感觉很灼心、很实际,也使她很为难,就像一枚苦果,不管它有多么酸楚,多么苦涩,她都得往下咽、往下吞,去体会那种军令如山的坚忍和无情。

        所以,大势当前,事关自己的命运和前途,妈妈也无怨无悔地加入到团级军官家属争取留队的行列中来。她常常和一些团级军官家属议论这事。妈妈说话不多,但能说到点子上。譬如说特种兵部队团级军官家属都能留队,为什么海防部队团级军官家属就不能留队呢?要塞首长应该考虑到团级军官和他们家属老大不小的年龄,不能再过那种游游荡荡、无依无靠的分居生活了,等等。团级军官的家属们也觉得这话在理,经常在自己丈夫跟前吹吹风,下下雨,去释怀她们内心的不悦和见解。

        后来,大家才得知,舟嵊要塞区首长认为舟山群岛地处海防前线,蒋介石又一直叫嚣反攻大陆,经常还有小股蒋特袭扰海岛,而大多重要岛屿基本上是以团级单位驻防,生活环境十分艰苦,作难事很多,有些事还一时半会解决不了。再说,万一遇到战事,家属困在海岛上,会引来诸多问题,所以,要塞首长才做出让团级军官家属离岛返乡的决定。

        此后,听听反应,掂量掂量,他们又觉得该决定有些欠妥,有种顾此失彼的冷风从他们耳畔掠过,而且有时还是强风骤雨,带来隐隐深深的忧愁,不能忽略,应以重视。

        最后,从稳定军心和巩固海防前线的角度考虑,要塞区又决定团级军官家属不返乡了,但要做好一旦遇到战事,及时组织家属撤离海岛的思想准备和行动方案。并且,家属们要做好吃苦受难的思想准备,特别是对一时半会解决不了的问题要正确对待,积极克服。另外,家属也要积极响应和落实军委文件精神,热心倡导和寻求就业机会,参加军队和地方的社会主义建设。

        注明:此问题已解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新笔趣阁;https://www.xinbiquge.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