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死生契阔 第一百章 宁衷逊位 (1 / 2)
网站内容更新可能不及时,请在上方扫码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本站域名也可能随时无法访问,下载app永久可以免费阅读小说。
五月初八,召河之水开始流入召州,宁衷下令,园艺山上所有文臣武将、兵马军队全数做好撤离召北准备。同时,从厢军之中挑选一万将士,受龙骑卫辖制,驻扎在召北外围,守住召北。
五月初九,宁衷则在两清园外,召集在就近的文武大臣议事。成王宁袤、大司马奚固、国相孙黎、附近几个军的军帅副帅、随驾的几个尚书侍郎,尽皆在位。
众臣行礼,山呼万岁,宁衷道了平身,对众臣道:“今日议事,不在室内,而在这室外,上有青天白日,下有后土生灵,乾坤朗朗、无遮无掩,正适合议论功过,评定是非,众臣大可直言。”
宁衷一席话,说得众臣云里雾里,为何要评定是非?评定谁的是非,众臣一时不知道宁衷意欲何为,都不作声。
宁衷见无人发言,于是道:“众卿不必扭捏,既然众卿不说,就先由朕说吧。段炻,宣第一道旨。”
一旁段炻领命,从几案上取下第一道圣旨,众臣见状,忙跪下接旨,段炻念道:“奉天承运,法道顺民,大周圣君靖和皇帝诏旨如是:天恩浩荡,神教相助,朕起兵于漠北边陲,立国于塞外牧场,凡四年矣。今大周国力日盛、兵力日雄,此诚逐鹿天下,弥平烽烟,稳固社稷,安民教化之良机。然朕薄德寡恩,天下不服;所识穷乏,国运不顺。三征庾绝,劳民伤财,夹山哗变,损兵折将,贪居高位,实难自安。咨尔成王:天纵圣德、灵武秀世,运筹帷幄,算无遗策,领兵征伐,所向披靡。德高可以承天,恩重可以安民,可继文武,可法尧舜,恭谨孝悌,足堪楷模。今朕闻湔河清、凤凰鸣,天命显,英主出。朕虽寡昧,暗于大道,稽览隆替,为日已久,敢悖天命所归,百姓所盼乎?朕其逊位归隐,传位成王,万方臣民,一力拥戴。大周幸甚,百姓幸甚。如律令。”
段炻念完,众臣面面相觑,一下子更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退位之事,宁衷已经闹过一次了,可那次让宁袤当的是代政武君,所以宁衷自己回来,才能最快接手大周。现下他下令逊位宁袤,而且说明是要归隐,那么一切便是尘埃落定,再无波折了。
宁袤代政以来,虽无大的过错,可是在墨羽义师阵部诸将和大佥旧部心中,毕竟宁衷才是大周的皇帝。眼下宁衷定下决心要逊位宁袤,众人心中谈不上愿意或者不愿意,唯一的担心便是宁衷好歹是夜烁明神教的人,大周起于神教之助,宁衷当不会忘记神教之恩,可宁袤就不同了,他与神教渊源并不深,若是他主政,墨羽义师阵部诸将前途命运或许还有变数。奚固本想谏言,然而他看了孙黎一眼,孙黎冲他摇摇头,奚固会意,也不说话。于是,在这样一个诡异的朝堂之上,这么大的事情,却没有一个人谏言。
宁衷又命段炻宣读了两封诏书,一封是交代如何处理夹山哗变之事的,宁衷只说了几个原则,其余的便交给宁袤具体处理;另一封是册封诏书,追封冉湘为宣仁贞化皇后、紫琴为宁安昭怀公主、张应为宁安郡王,其余诸有功之臣的封赏也全部交予宁袤进行。众臣对退位之事尚且没有提什么意见,对于封赏之事,自然不说什么了。所以宁衷计划的朝会很快便开完了。
宁衷因见众臣竟然无话,也不多说什么。朝会最后,与宁袤交割了玉玺、兵符——这几样东西不过是几日前由宁袤交给他的。众臣散去,宁衷还要留宁袤一谈,然而奚固、孙黎也留下了,似乎有事禀报,宁衷见状,要宁袤先去辇车之中换好衣服,再来找自己,独留下奚固、孙黎。
二人见宁袤已经走远,向宁衷失礼。宁衷却回礼道:“大司马、国相,我已经是一介布衣,当不得二位如此大礼。”
孙黎道:“圣君虽然逊位,可大周是圣君一手所建,而今逊位,我等不过留下帮忙看着这江山罢了。”
奚固心中有些不平,道:“圣君,臣就是想不通,当日受师尊之命,我等辅佐圣君建立大周。而今正是弥平四海烽烟、实现抱负的大好时机,圣君如何就要隐退?”
宁衷微微苦笑,道:“奚师兄,我本来胸无大志,当初奇缘,得师尊和神教相助,虽然是一国之君,心内所想,无外乎点儿女私情罢了,所以终究当上这个皇帝,也只是尸位素餐,难对得起众将士臣工一片赤诚。倒不如让有德之人即位,带领着大周走向真正的繁荣昌盛。”
孙黎道:“我等也是明白圣君苦心,所以适才在殿上并未做劝谏。只是圣君逊位,武君便即位,未曾三让,恐遭天下诟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网站内容更新可能不及时,请在上方扫码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本站域名也可能随时无法访问,下载app永久可以免费阅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