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补元境界 (2 / 3)
网站内容更新可能不及时,请在上方扫码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本站域名也可能随时无法访问,下载app永久可以免费阅读小说。
~~~~~~
所谓富修路,贵修墓,一个家族的长久富贵自然和墓地风水息息相关,转塘镇北侧的云栖山原本属于真际寺的寺产,胜吉十三年,沈括花了约二十万贯给真际寺重建寺院后,真际寺便把附近十几座小山转让给沈家。这里山清水秀,森林茂盛,连绵的竹林从真际寺一直绵延到沈氏墓园,一条小径蜿蜒而下,被当地山民称为云栖竹径。
胜吉十四年四月,沈括选择了真际寺西南方的谷地,作为今后沈括这一支的家族墓园。自沈冲、冲方离开转塘前往京城服侍柳氏开始,沈家的墓园便在王寿光的主持下开始修建。胜吉十五年三月,一座气势恢宏的墓园便修建完毕。王寿光与匠头们经过商议,并写信经沈括同意,在沈家墓地附近几座山脉依山修建了无数墓地群,以做转塘匠人们往生之后的居所,自此,匠人们终于把自己的根扎在了转塘,而他们也成了真正的钱塘人。
沈括对这种如群星拱月般的格局也比较满意,还特地在回信中提了几处修改意见,以防留下僭越犯上的把柄。
胜吉十五年六月初一,转塘镇云栖山沈氏墓园进行了柳氏灵柩隆重的下葬仪式,灵隐寺、真际寺、法华寺、二龙观、文碧观的和尚道士们齐聚沈氏墓园,为柳氏下葬祈福,并在真际寺召开二十七天水路法会,供信徒、游客上香祷告。
早在五月上旬,得到柳氏去世消息的张天端、付蕙娘等人便在宣州地界追上了扶柩南下的沈括一家。
待参加了柳氏灵柩下葬仪式后的第二天,张天端一家拜别沈括,继续处理他们的江湖恩怨去了。
这段期间,张天端少不了考教沈方的修行、武艺,当得知早在三年前,沈方便已通了小周天,不禁又惊又喜,再细细探查,只见沈方气息绵长,却也是深厚无比,虽只有十一岁的年纪,但比之二十余岁的壮年只强不弱。龙虎长拳这样的入门功法居然在沈方的施展下,威力倍增,原本活动筋骨、擒拿格斗的把式在内力的加持下却可以分筋错骨,夺人性命。而登天纵,沈方虽然没有修练,但其身法却不逊色于修练登天纵的张茹,与张茹切磋时,闪转腾挪,使张茹近不得身。至于弓箭之术,沈方已能开一石的强弓,五十步内百发百中。无论从哪个角度,沈方可称得上少年英杰,相比而言,自己的宝贝女儿虽有父母双亲的悉心教导,所学功夫也俱属上乘,论实力却也弱于沈方。
转念一想,张天端便知了究竟。沈方练武功从无间断,也没有急功近利的争胜之心,一切顺其自然发展,一切都是水到渠成,倒是符合了道家功法崇尚自然、道法天成的规律。
这些时日,付蕙娘让沈方取出珍藏的登天纵,逐句给他讲解演示,沈方虽说识字不多,记性倒也不差,记得清楚,配合《太上老君养生功》的内功功法来练习,登天纵进步飞速。
三年不见,张茹的个头长得飞快,年仅十岁的她却也有五尺高,出落的亭亭玉立,比沈方还高半头。张茹变得不爱说话,人前面色总有些清冷,就是和沈方两个人相处时,也不象以前那般亲近,许是知道了男女有别。
张茹比武求胜之心没有减弱,从见面开始,一有机会便缠着沈方切磋武艺。往往是回乡的车队缓缓向南,张茹则带着沈方寻了离车队足有一里的空地,毫不客气地全力施展。两人根基相同,所学同源,倒也打的不分上下。沈方气息绵长些,但张茹胜在功法新奇,诡计百出,十次倒有八次可以讲沈方制服,还有两次是沈方防御得滴水不漏,打成平局。对这样的战果,张茹并不满意,嘀嘀咕咕地自言自语,不知道在想些什么。随后两个少年施展登天纵,追赶上车队。
等张天端一家参加完柳氏的葬礼,刚离开钱塘,张茹便打开了话匣子,“爹爹,娘亲,我要独自闯荡江湖了。”
张天端和付蕙娘对视一眼,却没有答话,以他们两个在江湖中的势力和张茹自身的本领倒是不担心女儿的安全,只是女儿毕竟年岁太少,纵使武艺方面天赋惊人,但仍然只是个孩子,这叫父母如何放心的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网站内容更新可能不及时,请在上方扫码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本站域名也可能随时无法访问,下载app永久可以免费阅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