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2 / 3)
老赵自从和二姐闹完仗之后,心里总是憋着一股劲,一定要在农田地里多下苦功,多存些钱,给儿子娶个好媳妇,不让周围的人看笑话。虽说这个夏收迎喜不在家,但老赵还是拖着瘸腿,起早贪黑的找人找收割机以最快速度完成夏收;紧接着又找人把地犁好,给刚夏收过的地马上播种糜子和油菜籽。今年,老赵的勤快让周边的人刮目相看;这在往年是不会出现的,没机械、腿疼、要知足、粮食够吃就行;这些话,老赵没再说了,一门心思把全部的能量放地里干活了。干的累极了,也不停着,一边干活,一边自言自语的骂着,也不知在骂谁?一年种两茬的种田方式,让进仓的粮食多了许多,夏收粮食可以多卖一些,秋天的糜子做添补;夏天的油籽也可以全部卖了,秋天的油菜籽可以满足了;地种两茬,人也干以往两遍的活,地受苦了,多施点肥料;老赵就算再苦,腿再疼,也少有人问候。回到家里,玉红已做好饭菜,这是他最大的安慰;对于老赵来说,幸福也挺简单的,就是一口热饭而已!
迎喜今年懂事多了,在工地上干活格外卖力,搭班的工友们喜欢和他一起干活。领班,老板很看得起;老板偶尔碰见,也会过来聊几句家常,点上一根好烟,还私下给领班们安顿着,让照顾好一点,在工地上多干几年。建筑工地的工友们,过着劳累而又浪漫开心的生活,玩笑一个劲的开,活照干,一点也不耽误。嘴馋了,几个人搭伙,在这县城范围内,好吃的都能吃到;有好玩的去处,也能体验一把;一个队伍,一起干活,一起放荡;然后回到各自的住处,睡醒后继续战斗。就这样,形成了永泰县城建筑工地独特的生活;各处的人汇集在一起,养成了互通协作好习惯,有些人也会染上赌博、酗酒等坏习惯,好与坏,完全靠个人把握,地狱和天堂,靠自己去选择!
踏踏实实干活的日子里,时间总过得很快,一转眼,冬天就要到了。建筑工地大部分活都收尾了,北方的冬天温度太低,混泥土的活完全不能干。拆卸支架,维护整理,搬运到仓库,是迎喜的主要任务,清理钢管、卡子、点数、入到库里;就算完事了。
一年的工作就要结束,等着放假通知,修养好身体,来年再战。放假之前,累计了一年的心血,包工头会一次性全部支付;迎喜拿到钱后,算算还不错,除去平常借支的,还剩了五千多块钱呢!迎喜开心的笑着,这一年他的进步明显,从小工转到架子工,从架子工学徒一路干起来,到能挡得住事,工资也跟着涨;虽然没有大工拿得多,但比起小工工资要高出不少!迎喜迈着八字步,走出了仓库,在门口小卖店买了两包白沙烟,就回红鞍村去了。
回到家里,看家里家外打扫的干干净净,迎喜心里感到一股温暖。玉红听哥哥来了,赶快出来问道:“哥,你吃饭了吗?”
迎喜问:“还没里,爹走哪去了?”
“爹出去了,那就等爹来了一起做晚饭吃,屋里有鸡蛋,我们做拉条子。”
“好的,我饿了,多和些面!”
“嗯!”玉红说完,就跑去地窖里取菜了!
迎喜笔挺的站在大门口,叼一根烟,悠闲的晃着!门口但凡有经过的邻居、乡邻,迎喜都会上前打个招呼,聊上几句,特别的殷勤。邻居、乡邻们也觉得迎喜的变化挺大的,身上少了那股执拗的味道。晚饭时间了,老赵一瘸一拐的从下村走了回来,迎喜见着就问道:“爹,你去哪了?”
“我去你尕爷家转了一圈。”老赵稍停一下又说:“你啥时候回来的?”
“我下午午回来的。”
“这次是放假回来的吗?”
“嗯,放假了,工地全部停工了。”
正聊得欢,听玉红在喊:“饭熟了!”父子俩这才进了灶房,一盘热腾腾的鸡蛋西红柿拌拉条子放在桌子上,迎喜说:“爹,你先吃。”
老赵说:“这个娃娃,我一天在屋里闲蹲着,又不饿,你先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迎喜今年懂事多了,在工地上干活格外卖力,搭班的工友们喜欢和他一起干活。领班,老板很看得起;老板偶尔碰见,也会过来聊几句家常,点上一根好烟,还私下给领班们安顿着,让照顾好一点,在工地上多干几年。建筑工地的工友们,过着劳累而又浪漫开心的生活,玩笑一个劲的开,活照干,一点也不耽误。嘴馋了,几个人搭伙,在这县城范围内,好吃的都能吃到;有好玩的去处,也能体验一把;一个队伍,一起干活,一起放荡;然后回到各自的住处,睡醒后继续战斗。就这样,形成了永泰县城建筑工地独特的生活;各处的人汇集在一起,养成了互通协作好习惯,有些人也会染上赌博、酗酒等坏习惯,好与坏,完全靠个人把握,地狱和天堂,靠自己去选择!
踏踏实实干活的日子里,时间总过得很快,一转眼,冬天就要到了。建筑工地大部分活都收尾了,北方的冬天温度太低,混泥土的活完全不能干。拆卸支架,维护整理,搬运到仓库,是迎喜的主要任务,清理钢管、卡子、点数、入到库里;就算完事了。
一年的工作就要结束,等着放假通知,修养好身体,来年再战。放假之前,累计了一年的心血,包工头会一次性全部支付;迎喜拿到钱后,算算还不错,除去平常借支的,还剩了五千多块钱呢!迎喜开心的笑着,这一年他的进步明显,从小工转到架子工,从架子工学徒一路干起来,到能挡得住事,工资也跟着涨;虽然没有大工拿得多,但比起小工工资要高出不少!迎喜迈着八字步,走出了仓库,在门口小卖店买了两包白沙烟,就回红鞍村去了。
回到家里,看家里家外打扫的干干净净,迎喜心里感到一股温暖。玉红听哥哥来了,赶快出来问道:“哥,你吃饭了吗?”
迎喜问:“还没里,爹走哪去了?”
“爹出去了,那就等爹来了一起做晚饭吃,屋里有鸡蛋,我们做拉条子。”
“好的,我饿了,多和些面!”
“嗯!”玉红说完,就跑去地窖里取菜了!
迎喜笔挺的站在大门口,叼一根烟,悠闲的晃着!门口但凡有经过的邻居、乡邻,迎喜都会上前打个招呼,聊上几句,特别的殷勤。邻居、乡邻们也觉得迎喜的变化挺大的,身上少了那股执拗的味道。晚饭时间了,老赵一瘸一拐的从下村走了回来,迎喜见着就问道:“爹,你去哪了?”
“我去你尕爷家转了一圈。”老赵稍停一下又说:“你啥时候回来的?”
“我下午午回来的。”
“这次是放假回来的吗?”
“嗯,放假了,工地全部停工了。”
正聊得欢,听玉红在喊:“饭熟了!”父子俩这才进了灶房,一盘热腾腾的鸡蛋西红柿拌拉条子放在桌子上,迎喜说:“爹,你先吃。”
老赵说:“这个娃娃,我一天在屋里闲蹲着,又不饿,你先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