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军史小说 > 军史小说 > 走入唐宋诗词的河流 > 第五十五章 杜牧:晚唐诗坛最“俊爽”的光 (1 / 5)

第五十五章 杜牧:晚唐诗坛最“俊爽”的光 (1 / 5)

        一提起杜牧,先想到的准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好像他这辈子就写点风花雪月的美景。杜牧在晚唐诗坛的分量,不是“写景诗人”能概括的:他跟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撑起了晚唐诗歌的半壁江山;他的诗又豪放又细腻,骂起统治者不绕弯子,抒起感情不装腔作势,连写历史都能开出新脑洞,这种“俊爽峭健”的劲儿,在当时没几个能比。

        今天就好好聊聊杜牧的文学成就:他怎么靠咏史诗戳中晚唐的“痛处”?抒起情来为啥比别人实在?写景诗里藏着多少小心思?还有那篇《阿房宫赋》,为啥能成千古名篇?

        咏史诗:拿历史说事儿,句句戳中晚唐的“烂摊子”

        杜牧最厉害的本事,是写咏史诗——不是简单地“念历史”,是拿古代的人和事当“镜子”,照出当时晚唐的毛病,骂得又准又狠,还不招人烦。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借古讽今,内涵大师”。

        先说说最有名的《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你以为他在骂“商女”(歌女)?错了!杜牧半夜坐船停在秦淮河上,听见酒家里传来《玉树后庭花》的歌声——这歌可是南朝陈后主写的“亡国之音”,陈后主就因为天天听这歌、不管国事,最后国家亡了。

        那会儿的晚唐是什么样?皇帝忙着盖宫殿、玩乐子,官员忙着党争、捞钱,藩镇在外面作乱,百姓过得苦哈哈,京城的达官贵人还在秦淮河上听歌喝酒,跟陈后主一个德行。杜牧哪是骂歌女?是骂那些“明知要亡国还只顾享乐的统治者”!

        他写“商女不知亡国恨”,其实是反话——不是歌女不知道,是那些听歌的贵人假装不知道!这种“不直接骂,却比直接骂还狠”的劲儿,就是他咏史诗的妙处。

        再看《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别人写赤壁之战,都夸周瑜厉害、诸葛亮神算,杜牧偏不!他在江边捡到一根断了的戟,磨干净一看,是三国时候的,然后开了个脑洞:“要是当初没给周瑜吹东风,他打不赢曹操,那大乔(孙策老婆)、小乔(周瑜老婆)就得被曹操抓到铜雀台里去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