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军史小说 > 军史小说 > 走入唐宋诗词的河流 > 第六十四章洛阳瓦声:李贺与珍珠的晚霞情缘 (1 / 3)

第六十四章洛阳瓦声:李贺与珍珠的晚霞情缘 (1 / 3)

        牡丹台下的邂逅:击瓦和歌的青春时光

        元和五年的洛阳,牡丹开得泼泼洒洒,把整座城都染成了绯红色。二十一岁的李贺背着旧锦囊,带着韩愈的推荐信,挤在赏牡丹的人群里,眼里却没多少看花的兴致——再过几天就是进士试,他心里像揣着团火,既紧张又期待。

        “让让,让让!”一阵清脆的女声传来,李贺往旁边挪了挪,看见两个穿襦裙的姑娘挤了过来。走在前面的姑娘梳着高髻,插着支珍珠钗,裙摆上绣着细碎的牡丹花纹,一转身,钗上的珍珠叮当作响;后面跟着的姑娘抱着琵琶,眉眼间带着股英气。

        “这株‘姚黄’开得真好!”珍珠钗姑娘指着一朵硕大的黄花,声音像刚剥壳的荔枝,甜里带点脆。李贺忍不住多看了两眼,却刚好对上姑娘的目光,他赶紧低下头,耳朵像被火烧了一样——长这么大,他还从没这么近看过这么好看的姑娘。

        “公子也喜欢牡丹?”姑娘笑着问。李贺抬起头,看见她眼里的光比牡丹还亮,结结巴巴地说:“我……我是来应试的,顺便看看花。”抱着琵琶的姑娘打趣道:“原来是位才子,我家珍珠擅跳《明君》舞,说不定你们能聊到一块儿去。”

        这就是李贺和珍珠的第一次见面。后来他才知道,珍珠是洛阳城里小有名气的舞姬,抱着琵琶的是她的好友郑客花。那天他们聊了很久,从牡丹聊到诗歌,从舞蹈聊到应试,珍珠听说李贺会写诗,眼睛一亮:“明天傍晚你要是有空,来邙山脚下,我跳《明君》舞给你看,你给我写诗好不好?”

        第二天傍晚,李贺准时来到邙山脚下。珍珠到了,穿着一身素白色的舞裙,站在晚霞里,像朵刚出水的莲花。郑客花抱着琵琶坐在一旁,见李贺来了,笑着说:“才子来了,我们可要开始了。”

        琵琶声响起,珍珠随着旋律翩翩起舞。她的裙摆像蝴蝶的翅膀,在晚霞中翻飞,旋转时,钗上的珍珠洒下一片细碎的光。李贺看得入了迷,不知不觉从地上捡起一块瓦片,跟着节奏轻轻敲击着。珍珠听见瓦声,回过头对他笑了笑,舞步变得更加轻盈。

        舞罢,珍珠喘着气坐在李贺身边,郑客花弹起了南朝的乐府曲。珍珠跟着旋律轻声吟唱:“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李贺听着,来了灵感,拿起瓦片在地上划着:

        “霞色红初散,波光绿渐深。

        歌钟旋可望,衹是怆人心。”

        珍珠看着地上的诗句,轻声念着,眼里的笑意像晚霞一样蔓延开来:“你写的真好,把刚才的景色都写进去了。”那天他们一直待到月亮升起,李贺送珍珠和郑客花回城里,路上,珍珠把戴的一串珍珠手链摘下来,递给李贺:“这个给你,就当是你写诗的酬劳。”

        李贺拿着手链,感觉手心都在发热。他看着珍珠的背影消失在巷口,心里像被晚霞填满了,甜滋滋的。那串手链,他一直放在锦囊里,每次写诗累了,就拿出来看看,仿佛能闻到邙山脚下的晚霞香。

        名讳风波后的离散:枯兰般的双重失落

        可好景不长,科举的变故像一场暴雨,浇灭了李贺所有的希望。那天他在客栈里修改诗稿,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进士试,听见外面有人议论:“听说李贺的爹叫李晋肃,‘晋’和‘进’同音,他不能考进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