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播暂时中断(附漫谈中药保健(360)) (3 / 6)
		        需要补充一点,在这个“疾”的层面上,西医的体检是完全无效的,所以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很多病人,前半年刚做过全面体检,没事,顶多亚健康,可隔了半年再次体检,已经是癌症中晚期了。这样的例子可不在少数,可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西医的体检,能够检测到的都是器官藏腑已经发生器质性病变,也就是有了形质变化,出现了有形有质的病时,他们的仪器才可以观测到。而癌症的发生,最初就是一股受瘀的气团,你让仪器如何能够发现呢。但是在中医里,癌症还只是一股气团的时候(疾),不仅能够有效诊断出来,而且通过疏通相应的经络,就已经给你解决了,所以才说是“尚医治未病”嘛。但是中医也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因为中医的诊断拿不出可量化的东西(比如数据,比如图像),所以很多病人宁可相信自身的感觉,也不相信中医的话,实话说,当下中医骗子猖獗,进一步加剧了这种不信任关系。许多病人因此错过了“治未病”的机会,我自己亲眼见过几个,也有再见不着的,比较痛心!关于这个,其实可以展开说说古法中医里“医不叩门”的古训,以后找到更合适的机会时再说吧。
“病”:这是个形声字,疒形丙声,本义在上古时期指的就是重病。如“病,疾加也。——《说文》、疾病外内皆埽。——《仪礼·既夕礼》。注:‘疾甚曰病’”。
那么,靠什么来区分“疾”和“病”呢?说老实话,这二者之间并没有一个可以量化的严格界限,比方我们上面举到“内格”的例子,如果病人处于中焦瘀阻阶段,或许他自己都不能感受到有什么异常,肚子胀鼓出来了,他会以为是发福、长胖了,只有富有经验的中医才能一眼看出他的问题,那么,这时或许可以称之为“疾”吧;可一旦到了心肾不交的阶段,他身上或多或少都会表现出来症状了,他自己当然能够感受到,但此时的症状看起来并无致命性,他或许会将自己视为一名“亚健康”者,甚至在西医的体检报告中也是这么界定的,至少应该还不是一个病人,而这个阶段应该也就是中医里“疾”和“病”的分野处吧;再发展到水谷不入、二便不通时,那无论是西医、中医还是病人自己,判断都是一致的,肯定是病嘛。区别无非是,对于医生而言是有救没救,对于病人是有命没命之别;如果再到阴阳隔绝时,对病人而言那就不再是病人了,因为他可能恨不得马上死掉,他对自己那时的判断或许希望会是死人(因痛苦不堪),而对西医来说则是ICU,因为他们有政府颁发的“许可证书”,对古法中医而言却是“力有余而心不足”,力有余是因为还是有希望抢救回来的,心不足是因为自己害怕啊,万一失手,就是牢狱之灾!
附录:漫谈中药保健(360)
时常听到“年纪大了,腿脚不利索了,腰板也挺不直了,肩膀都耷拉着了……”
不少中老年人在上下楼梯、弯腰时,膝、肩、腰等部位都会隐隐作痛,天气一凉疼痛还容易加剧,有时候关节会发出嘎吱声……这其实很可能患上了一种常见疾病——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虽常见,但若治疗不及时,不仅会造成关节疼痛、僵直畸形,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的还可能导致残疾——据统计,我国老年骨关节炎的致残率为53%!影响身心健康~
因此应重视关节的维护,及早防治骨关节炎!
一、人体关节有“6怕”
看看你犯了几条?
骨关节炎又称“退行性骨关节病”,可导致关节软骨及周围组织的损伤,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而除了年龄,很多不经意的行为习惯都会对软骨造成损伤,让关节提前退休。
看看关节在生活中最害怕的几个字,你做过几个?
1、怕“胖”
躯体过重,会使关节长期超负荷支撑,加速软骨磨损。即便是在活动频率相同的情况下,胖人的软骨损伤往往比瘦人更加严重。
研究显示:肥胖者减重5公斤,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会降低50%。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病”:这是个形声字,疒形丙声,本义在上古时期指的就是重病。如“病,疾加也。——《说文》、疾病外内皆埽。——《仪礼·既夕礼》。注:‘疾甚曰病’”。
那么,靠什么来区分“疾”和“病”呢?说老实话,这二者之间并没有一个可以量化的严格界限,比方我们上面举到“内格”的例子,如果病人处于中焦瘀阻阶段,或许他自己都不能感受到有什么异常,肚子胀鼓出来了,他会以为是发福、长胖了,只有富有经验的中医才能一眼看出他的问题,那么,这时或许可以称之为“疾”吧;可一旦到了心肾不交的阶段,他身上或多或少都会表现出来症状了,他自己当然能够感受到,但此时的症状看起来并无致命性,他或许会将自己视为一名“亚健康”者,甚至在西医的体检报告中也是这么界定的,至少应该还不是一个病人,而这个阶段应该也就是中医里“疾”和“病”的分野处吧;再发展到水谷不入、二便不通时,那无论是西医、中医还是病人自己,判断都是一致的,肯定是病嘛。区别无非是,对于医生而言是有救没救,对于病人是有命没命之别;如果再到阴阳隔绝时,对病人而言那就不再是病人了,因为他可能恨不得马上死掉,他对自己那时的判断或许希望会是死人(因痛苦不堪),而对西医来说则是ICU,因为他们有政府颁发的“许可证书”,对古法中医而言却是“力有余而心不足”,力有余是因为还是有希望抢救回来的,心不足是因为自己害怕啊,万一失手,就是牢狱之灾!
附录:漫谈中药保健(360)
时常听到“年纪大了,腿脚不利索了,腰板也挺不直了,肩膀都耷拉着了……”
不少中老年人在上下楼梯、弯腰时,膝、肩、腰等部位都会隐隐作痛,天气一凉疼痛还容易加剧,有时候关节会发出嘎吱声……这其实很可能患上了一种常见疾病——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虽常见,但若治疗不及时,不仅会造成关节疼痛、僵直畸形,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的还可能导致残疾——据统计,我国老年骨关节炎的致残率为53%!影响身心健康~
因此应重视关节的维护,及早防治骨关节炎!
一、人体关节有“6怕”
看看你犯了几条?
骨关节炎又称“退行性骨关节病”,可导致关节软骨及周围组织的损伤,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而除了年龄,很多不经意的行为习惯都会对软骨造成损伤,让关节提前退休。
看看关节在生活中最害怕的几个字,你做过几个?
1、怕“胖”
躯体过重,会使关节长期超负荷支撑,加速软骨磨损。即便是在活动频率相同的情况下,胖人的软骨损伤往往比瘦人更加严重。
研究显示:肥胖者减重5公斤,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会降低50%。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