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时空 > 架空历史 > 华夏遗种之混乱 > 第一百一十四章水泥碉堡群 (1 / 2)

第一百一十四章水泥碉堡群 (1 / 2)


网站内容更新可能不及时,请在上方扫码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本站域名也可能随时无法访问,下载app永久可以免费阅读小说。

        夏世仁见前锋败退,听得洪军有火炮助阵,还有一种如同鞭炮一般可以响个不停,打在身上便是一个窟窿的火器,心中犹豫,不肯再派兵上去,害怕折损太多,没法向他叔叔交待!想要扎营,又怕遭到洪军火炮袭扰,便留下一只骑军牵制,自帅大队转寻他路,欲要偷越!

        东向滁州的三条要路均有洪军把守,要路之间不是茂密的树林山谷,便是险滩沟壑,不能过兵。夏世仁试探着进攻于庄,这于庄和华岗不象邢庄那样地势开阔,可以走马。红娘子戍守的于庄坐落在大杨山脚下,庄前有一道溪水横绝了去路,溪水虽然窄浅,没不过膝,只是这水流颇为湍急,河滩上乱石嶙峋,若纵马驰突怕是崴了马脚,溪水上没有桥,平日里人们便是涉渡,汛期的时候便交通隔绝,于庄地势高峻,庄外便是水田,水稻正是抽穗灌浆的时节,离收获的日子不远了。水田与庄子中间夹着一条只能并马而过的土道。

        夏世仁还有心要占据庄子,不舍得烧田,命人徒步渡过溪水,沿村道发起进攻!于庄没有火枪兵,不过红娘子可是从他夫君那里学过有些操炮的诀窍的,这元军是徒步,速度缓慢,在她的指挥下,这火炮竟打的颇准,连着两轮开花铁雷都打在夏军行伍中,打死二十余人,只可惜这些开花铁雷大多滚到水田里,进了水,成了哑弹。

        红娘子见状便不用开花铁雷,只用实心铁弹,夏军为了防炮,将营伍拉得比较分散,有效的减少了伤亡,只是没有阵伍形不成组织,被红娘子看出破绽,下令工军持长枪突击,于庄的工军初战表现得比邢庄的工军勇敢得多,不是这批人素质高,而是步军的压迫力比起骑军来说,要差得很多,所以工军虽然忐忑,但有火炮助阵,身后还有一群女人注视,不得不鼓足勇气,列着阵伍,长枪如林,徐徐进击,还没交锋,夏军就被这整齐的枪阵迫得胆寒,表现得连初战的工军都不如,不但不敢上前,还步步后退。工军见了,这才发现敌人并没有传说中那么可怕,打仗也并非都是兵对兵,将对将,更讲究的是列阵进击,营伍相抗,这才没了恐惧感,勇气倍增。

        领队军官见夏军胆怯,行伍散乱,便下令从徐徐进击转为快步前进,夏军顶着工军的长枪交锋了几合,前锋接连被长枪刺倒,后面的更没了勇气,转身便溃逃了。军官便下令快步追击,工人士气大盛,这步子迈得飞快,持着长枪从背后刺人的感觉真好,道路狭窄,夏军人堆在一起也跑不起来,被工军长枪一阵乱搠,死伤无数!

        夏世仁见势不妙,忙派一军前去接应,红娘子见了唯恐工军有失,便下令鸣金收兵!工军轻轻松松胜了一仗,回来后都兴奋得不得了,在女卒面前显摆着威风,这个说杀了两个,那个必然说杀了四个,互相攀比,如果细算,大概庄子外面的夏军都算上还不够他们杀的。工军全然忘了冲击的时候差点吓尿裤子的糗态。新军就是这样,上了战场,见了血,便成熟了起来,成为了老军!

        夏世仁见这地势和洪军的守备,觉得强攻没有胜算,只得扎下营盘,等候后军的火炮。红娘子见夏世仁扎营,便命炮军携火炮前出袭扰夏军扎营!夏军辛辛苦苦打下木桩,被洪军火炮飞来连砸带炸,轻轻松松的摧毁,连营役都被被炸死了十余人,夏世仁见立不住脚,试探着派人去驱逐洪军的炮队,不但没驱逐成,反被洪军的火炮集火打残,剩余的冲到近前,又被洪军的长枪截住,险些全军尽墨!

        夏世仁没法,只得后退十里扎营,这方才安生了,夏世仁也算宿将,行事老道,派人在营前挖壕设障,防备洪军偷袭。不过他的用心全然白费,滁州军力不足,红娘子一心守住于庄即可,无心偷袭。

        候了一日,后军送来五十门火炮,夏世仁命炮军轰击于庄,夏军火炮虽多,却效果极差,要渡过溪水射程方才能够到于庄,在这之间已经被洪军的火炮打了好几轮,损失了数门火炮,待过了溪水,放列完毕,又发现仰角不够,只得又垫仰角发炮,却又因角度太大,被后座掀翻,夏军炮军苦不堪严,更可怕的是洪军还有开花铁雷,虽然爆炸的不多,但是波及范围极大,一不小心便会引爆夏军的火药,发生殉爆,在这些接二连三的事故和洪军的火炮打击下,夏军炮军尚未建功便损失了三成,夏世仁颇为肉疼,只得让炮军撤了下来。洪军毫发无损。

        之所以发生这样的戏剧性结果,反应了夏军对火炮应用上的欠缺,不知道如何使用火炮,即缺乏操练,也不懂火炮的仰角,落点,全凭感觉和经验,夏世仁这样的传统军将不懂将火炮运用在什么样的战场上才算恰当,只能用血的教训换来了一点点的经验。

        夏世仁见火炮不好用,觉得还是象邢庄那样的地势适合火炮发挥威力,便移师邢庄,这时候邢庄的防御筑垒已经大致形成,山坡下挖了阻止骑兵驰突的沟壕,钉了几排木墙,又增强了十余门火炮,演炮场的师傅也赶过来替换下尚还稚嫩的炮手,他们每个人都是打过上千发的老手,操炮都不用细瞄,差不多指那打那,便是白齐也不行呢。

        洪军的火枪兵也是意气风发,想要与夏军一个新的教训!

        夏世仁仔细觇视了洪军的阵地,顿时没了信心,这两日的转战夏军虽然损失不大,尚余四千多人的兵力,且有火炮助战,但夏世仁心中核算若是强攻洪军阵地怕是要付出损兵过半的代价,这是他无论如何无法接受的。为验证他的判断,夏世仁派出一队精兵进行试探性的进攻,这队精兵行进到距离洪军阵地尚有七八百步的距离时,就受到了火炮的攻击,夏世仁看到炮弹准确的落在这队精兵附近,吸了一口冷气,忙下令鸣金收兵,这队精兵如蒙大赦跑了回来,到了安全的地方尚是心有余悸。

        夏世仁退兵十里,择一个高处扎营,只派出游骑巡视和对洪军进行压迫。洪军没有得力的骑军,只得将阵地外的控制权放弃。

        滁州城里的安庆建筑商人与政事局签订了一个合同,要在三天内在于庄前线主阵地两翼修筑大小碉堡群十余座,每隔一里地便要设一高十米的大堡,大堡间隔内设三座品字分布的小堡,大堡要能置兵两百,分作三层,每层均可置炮五门,承接了合同后安庆建筑商聚在一起,弹冠相庆,不是因为这个合同可以赚多少钱,而是滁州政事当局为了实现这个合同,给予了安庆建筑商一些采矿权以及招收矿工的自主权,这种待遇在滁州的商人里面是绝无仅有的!其他的船厂的木料和铁厂的矿石和石炭都是有配额的!

        安庆的建筑商之所以敢于承诺在这么短的时间便完成工程,除了他们拥有几十座砖窑,每日能出砖十几万块,更重要的是他们从临都匠作监挖来一个大匠,名叫李孚,他是北宋匠作大师李诫的后人,李诫任少监和将作监的时候,主持营建过龙德宫、棣华宅、朱雀门、景龙门、九成殿、开封府廨,及太庙,他撰著的‘营造法式’是中国古代最完善的土木建筑工程著作之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网站内容更新可能不及时,请在上方扫码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本站域名也可能随时无法访问,下载app永久可以免费阅读小说。